【国庆专题策划】卢立滨:我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卢立滨
他,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自出生起,“共和国同龄人”的标签是他一生闪闪发光的徽章。
他是卢立滨,出生于1949年的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同成长,与无数普通中国人一样,每个人微小的贡献汇聚到一起推动社会的变迁。70年来,他见证和亲历了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也为自己生在那个以艰苦奋斗为主旋律的时代而自豪:“我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
这是卢立滨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他对祖国的承诺。70年的生活纵使平淡如水,也如水般润泽着他脚下的土地。
他是负责维修放射性实验室电子设备的工程师。“我每天早上5点出发,步行半小时到西单乘坐班车,7点到达单位开始工作。这个作息坚持了40余年,直到我退休。”1965年,卢立滨从清华附中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工化系工作。“文革”时期,系里的一部分实验室搬迁到昌平区,与其他实验室共同组建成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代号“200号”(因为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为“200”,故取此代号)。卢立滨也在此时到了“200号”,开始书写他与“200号”之间的故事,一写便是40余载。虽然面临很多生活实际困难,但作为骨干力量的卢立滨一直坚持在昌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自己解决和克服,总会越来越好的。”卢立滨始终面带平和的笑容。
目睹过去数十年间清华的变化发展,卢立滨感慨不已:“我刚工作时每个月只拿二十几块钱,那时清华校园里还有大片的稻田,现在学校已经全面发展起来,兴建了不少新的图书馆和体育馆。”在卢立滨看来,尽管他的岗位平凡无奇,但能与祖国、与清华共同成长已是莫大的幸福。正是出于对平凡岗位的热爱,2001年,卢立滨退休后又被返聘从事原来的工作,直到2010年才正式退休。
寒来暑往,每周六天、每天有四个小时花费在往返于家和工作地的路上,卢立滨一句怨言也没有。而同样让他坚持了数十年的,还有想要入党的意愿。200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让卢立滨骄傲一生的事。“有人曾经质疑我,50多岁了还入什么党?我就是想入党,这也是我们家的传统。”无论是他曾分别在铁道部和信息部工作的父母,还是两个均年过三十的儿子,都是共产党员。“我从小就受到教育,要爱国爱党;有了孩子之后,我也这么教育他们,现在有了孙子,依然要延续这个传统,人不能忘本。”卢立滨说。
70年风风雨雨、70年日异月殊,共和国发展的宏大历史是由无数像卢立滨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书写的。与共和国同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编辑:王媛媛 李华山
审核:程曦 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庆专题策划】卢立滨:我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 上一篇:陈旭会见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一行
- 下一篇:陈旭调研人文学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情况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大学创业世界杯中荣获佳绩
- 锲而不舍解密传统能源,肩负使命探索企业转型——清华大学能动系研究生“源动中国”赴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开展就业实践
- 清华大学2019年教职工校庆摄影展开幕
- 【主题教育】清华大学召开各单位党委(总支)书记会 部署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 清华大学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发布
- 陈旭调研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双清苑分园
- 邱勇会见曼彻斯特大学校长南希·罗斯韦尔
- 清华航院张一慧课题组合作在三维微结构及器件快速组装与重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信息国家研究中心、自动化系团队在可编程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组图】丝路艺蕴:中欧女性艺术交流展览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
- 清华物理系实验团队合作在电场调控质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 社科学院国关系阎学通教授获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 新闻学院胡钰教授应邀赴澳门名人公开讲座演讲
- 【国庆专题策划】白本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清华人更大的贡献
- “紫荆清韵之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展”活动在港举行
- 阎学通获颁第二届清华大学“王步高通识教育奖”
- 国际处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暨与航博171支部举行联合党日活动
- 陈旭参加药学院预备党员、青年教师谭旭的转正会
- 【身边榜样】黄冠尧:把热量带给更多人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