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付轲:承担责任,拥有精神焕发的人生
付轲,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5年8月生。2013年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习,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陆军某机械化师,2017年起攻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第二学位,现已获得免试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资格。现任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校团委组织部组长。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体育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服役期间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获“优秀士兵”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他曾是一名军人,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安全。同时,他又一个普通的学生,穿梭在清华这个园子里。三年清华求学,两年军旅历炼,赤子青年的行胜于言,清华学子的家国情怀,中国军人的矢志不渝在他身上融为一体,赋予了他坚持的毅力,激发着他前进的动力。
在未来,他期待成为中国公共事业的实践者,用行动发声,展现青年人的时代担当……
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在清华人文学习的三年中,一年的文史哲通识教育和两年哲学专业的教育培养了付轲深厚的人文素养。他感叹:“人文学科是经世致用之学,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个人与国家民族的交融感特别强烈。”
两年专业的学术训练,锻炼了他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培养了他学术探索的精神。谈起他的经管学院的经济学第二学位,他这样解释:仅仅拥有人文学科的底蕴还不足以满足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要求,只有拥有了更加全面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他看来,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实实在在的知识很重要,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同样重要。秉承着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他参加了公管学院极富挑战性的SRT研究项目。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去解决问题,但正是这些挑战进一步培养了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使他更深入地了解了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未来规划方面,付轲对公共管理事业有着强烈的兴趣,并希望通过未来的研究学习,获得专业的公共管理科学知识,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以此为志,他最终成功地保研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带着清华学习生活及军旅生涯的丰富经验,付轲选择社会治理作为他的具体方向,在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的互动中,寻找方法,积累经验,努力为增进公共利益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雷厉风行,传递温暖
社会工作中的付轲一向雷厉风行。在第十二期思源骨干贵州实践中,他担任组长,带领团队实践时,他不仅根据各个成员的特点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调研质量,更是以身作则,取得了出色的实践成果,并在思源年会上作为实践团代表展示实践成果。
在参军之前,他就一直活跃在人文学院的社会工作岗位上,积极投身于班集体、学院集体、学校集体的相关工作。军旅经历更是让他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重要的任务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正因如此,他非常注重团队凝聚力和情感建设,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收获成长,愿意为集体付出,整个集体才能更有战斗力。因此,他更愿意陪伴着大家成长进步,用凝聚力打造战斗力。
当问起付轲为何会选择投身社工时,他直言,最初选择社工是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加入社工家庭,多认识一些朋友。可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社工并不仅仅是如此——自己的工作给他人带来的帮助和温暖,才是从事社工最大的成就感,而这也坚定了他继续从事社会工作的信念。
和同学们一起积极参加迎新工作
忠勇兼备,家国担当
除学生身份外,付轲还是清华园里的一名退伍老兵。2015年大二结束后,他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某机械化师。他毅然选择成为一名最基层的连队战士,开始了为祖国站岗、与祖国亲密接触的两年。
在役期间,付轲参加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阅兵训练异常辛苦,他们需要穿着厚重的衣服,带着钢盔,将装具紧紧地绑在身上,双手持枪,在烈日下一动不动地练军姿,一站就是一上午。骄阳似火,他的脸颊和后颈被严重晒伤,而且有时候晚上睡一觉起来,衣服可能会粘在在肉上、揭不下来。最终,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出色地完成了阅兵任务。
阅兵之外,他还参与了大项演习的任务,担任装甲车的指挥员——既是车的眼睛,又是车的“大脑”,负责观察战况,传达消息并作出判断。
“广阔草原一望无际,天幕中正上演着长河落日圆的奇景,装甲车的轮子卷起漫天滚滚尘埃,灰黄色的浓云模糊了装甲车前的荒野”,他说这是他一辈子都难忘的回忆。
对于整个演习而言,他所在的战车只是茫茫钢铁大军中的一辆;但对于他和他的车组而言,这却是对他的军旅生涯的一次大考验。演习任务最重顺利结束,他的军旅生涯更是沐浴着祖国的荣光。他也因为表现出色,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我们不能只关注个人的发展,更要肩负社会的责任,满足社会的期待。”付轲参军入伍的想法源自于清华人的家国情怀。这个男孩子,在整日青春热血的燃烧中,在日复一日时光流逝的坚守中,在与祖国大地的朝夕相处中,拥有了忠诚、勇气、血性和担当,学会了要像一个男人那样去热爱这个国家。
一身戎装的付轲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在漫长而艰苦的军旅生涯中,付轲用他的坚持与拼搏展现了清华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而在学习和社会工作中,这份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情怀驱使着他做好每一件事。“人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国家,青年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人生。”付轲用他在军旅中的磨砺,学习中的热情,社工中的奉献,给了青年“精神焕发的人生”一个崭新的定义。
(清华新闻网2月20日电)
供稿:人文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身边榜样】付轲:承担责任,拥有精神焕发的人生
相关推荐
- 校长邱勇: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在清华大学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上的讲话
-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研究组合作发文揭示哺乳动物卵子表观基因组建立机制和功能研究
- 【在线教育风采】徐文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我课程的首要目标
- 【学风建设年】教师代表、电子工程系李国林在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大会上的发言
- 2019年第十二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
- 【新生故事】安迪:远渡重洋求真知
- 清华大学中以交叉创新中心举办第五届XIN论坛
- 清华大学中央企业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正式开学
- 金融学院田轩教授论文荣获2018年度詹森奖一等奖
- 清华大学推出理科提升计划
- 【校史工作60年】欧阳军喜:谈一谈校史工作对我的影响
- 清华夺冠!无人直升机研制打破国外垄断!
- 【微观清华】清华园老龄大学“我和我的祖国”快闪一刻,幸福乐章
- 爸你在前线多保重,我在清华好好的!
- 【2019·毕业季】施小淇:在清华找到自己的奔跑人生
- 清华举行《“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史话丛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
- 清华大学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共建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能动系学生开展探寻日本低碳化之路海外实践
- 欢欣同庆回归盛事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清华大学举行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师生座谈会
- 陈旭调研后勤党委党建标杆单位创建工作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