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揭牌成立
清华新闻网12月19日电(记者 李婧 摄影 常志东 曹文鹏)12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在主楼接待厅揭牌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建立是清华大学在新时代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清华大学在新百年做出的重大战略布局。
仪式现场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上公认的核心技术门槛最高、整体结构最复杂的工业产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工业和国防的综合实力。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将以“夯实基础,引领未来”为宗旨,实施 “军民深度融合”和“开放合作”发展战略,探寻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技术路线,为实现下一代“高、远、快、智”航空发动机提供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力争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航空发动机理论技术创新基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董事长曹建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究院院长李铁石,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战略规划局局长梅军,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院长甘晓华和党工组组长帅石金,以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院士和专家、相关企业和高校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仪式。仪式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主持。
辛国斌、邱勇、陈旭和甘晓华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仪式上,辛国斌、邱勇、陈旭和甘晓华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陈旭宣读研究院院士顾问委员会名单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名单,其中“两机”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彦仲院士为院士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大响院士、陈懋章院士为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航发商发公司总设计师李继保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旭宣读研究院院士顾问委员会名单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名单
辛国斌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两机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工业和信息化部、两机专项小组办公室将全力给予支持。辛国斌说,相信清华大学选择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啃硬骨头的准备。希望清华大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协同创新,针对航空发动机短板和瓶颈问题,围绕优势学科,凝练研究方向,打造具有清华特色科研基地。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为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辛国斌致辞
邱勇在致辞中感谢大家对清华推动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支持。他表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的特殊日子举行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揭牌仪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邱勇致辞
邱勇强调,清华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60年前,清华决定创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又称“200号”。经过几代清华人的长期奋斗,“200号”成为清华服务国家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清华大学进一步弘扬“200号”精神,主动请缨,走自主创新的自强之路,决心将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成为新的“200号”。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将立足国家发展全局,聚焦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前沿探索,加强与航空产业界、兄弟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新发展。
邱勇说,21世纪是开放的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在服务国家的进程中才能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今天是一个回顾历史的重要时刻,也是见证新的历史开启的重要时刻。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迹!”
曹建国致辞
曹建国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正式揭牌,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再添一支新的力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清华大学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工程,统筹整合优势资源,知难而进,再攀高峰,以打造新“200号”的决心推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他对此高度赞赏、全力支持。中国航发愿与清华大学共同努力,不断推进研究院办实、办好、办强。
雷朝滋致辞
雷朝滋很高兴见证清华大学航空发展与研究的成果。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的贺信中指出,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是总书记对清华大学现有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寄语的殷切期望。高等教育事业要以服务国家需求为使命。他相信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必将为我国航空工业创新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梅军致辞
梅军表示,清华是造就大国栋梁和铸造大国重器之地,祝贺清华成立航空研究院的担当情怀和实力,期待将研究院打造成新时代军民融合的平台,聚合力量产出科技成果,攻克科技难关;多输送高水平人才;多呈现制度性成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模式,带动相关领域更快发展。
甘晓华致辞
甘晓华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建设愿景,并表示研究院将实行开放与合作的科研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协同创新,搭建好人才培养平台和科研基地,尽全力为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贡献力量。
参会嘉宾合影
清华大学具有开展航空发动机研究的良好基础,聚集了相关人才和学科基础。2012年1月12日,学校依托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等成立了多学科交叉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平台。近年来,学校已承担航空天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相关项目研究100余项。此外,学校还先后与中国航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空军研究院签署相关协议等。
编辑:吕婷 审核:程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揭牌成立
相关推荐
- 【新生故事】王亚兵:成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清华人
- 2019年山西省政协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清华举行
- 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多位教师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
- 日本青年科技代表团访问清华大学
- 陈旭调研本科生标兵党支部创建工作
- 【在线教学进行时】你的体育老师已在线准备,请大家按课表准时上课!
- 清华大学千余名师生参加“第一次”大型无偿献血专场 献血人次与总量再创北京市新高
- “实战,就是自己顶着天”——清华长庚医院一线青年医师战“疫”记
- “清华三农论坛2019”举行 专家学者共论以深化改革促乡村振兴
- 清华大学电子系吴及等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人工智能系统首次通过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
- 【微观清华】国庆倒计时8天|奔跑着说爱你
- 【身边榜样】梅生伟:在西部,坚守清华人的使命与责任
- 清华大学当选亚太新闻传播学会联盟首届主席单位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师圆满完成南海科考航次任务
- 【主题教育】电子系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三集中学习研讨
- 打好同心抗“疫”攻坚战,校研究生会在行动
- 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参与主办第二届中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
- 慕课携手“开源硬件” 云端开启“真刀真枪”实验
- 邱勇校长:自信的清华欢迎你 | 致2019年高考考生的邀请信
- 清华大学举办第三届未来芯片论坛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白皮书(2018)》同期发布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