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青春正能量 唱响清华好声音 清华大学第二届校园网络文化节举办
清华新闻网12月22日电 (记者 张静)12月20日,由清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18清华大学第二届校园网络文化节优秀作品评选活动颁奖典礼暨网络文化交流分享会在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举行。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川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教务处、学生部、研究生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等部处和院系负责人出席,来自于学校各网络宣传战线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现场
本次校园网络文化节以“网聚青春正能量,唱响清华好声音”为主题。自11月上旬以来,与法务办、校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系列讲座、举办主题沙龙,总结、研讨、分享、传播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经验,活动累计辐射校内网络宣传骨干、师生四百余人。
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活动10月下旬启动,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了近两年来的原创网文、视觉创意、视频作品、新技术应用、媒体平台共五个大类作品近300件。这些作品与平台既贴近校园生活实际,承载着清华人的成长印记;又放眼于中央政策、社会热点,抒发了清华师生的家国情怀。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初选、专家评审等环节后,115件获奖作品与11家平台脱颖而出。颁奖典礼集中表彰了清华2016年11月以来的各类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和平台,全面展示了学校近两年间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颁发奖项
覃川致辞
覃川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积极参与本次校园网络文化节、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次校园网络文化节的举办精心策划,整体安排完善有序;周密组织,分工实施全面到位;内容丰富,作品展示百花齐放;成效显著,总结过去也推动未来。
在颁奖会上,覃川还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生态的快速变化、网络媒介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重要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覃川强调,网络正在重塑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和价值观的塑造,我们一定要积极行动、把握规律,不断探索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他对此提出四点建议: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发展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准根本,切实把思想价值引领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命;遵循规律,以内容为核心,坚持工作体系、机制、平台、队伍等方面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创新发展,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不断丰富和拓展理念、形态、载体、内容、形式、方法。
覃川表示,面向未来、面向新时代,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群策群力、各展所长,为进一步促进文化育人、网络育人作出应有的贡献,共同打造健康美好的网络家园!
任艺林做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回顾
颁奖典礼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主任任艺林,从体制机制建设、学校新媒体阵地与新媒体联盟团队建设、学校主页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两年来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举措与成效。
张磊分享心得体会
获奖代表也纷纷上台,与在座师生分享自己从事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作品质量的心得体会。原创网文类代表、藤影荷声工作室学生总编、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磊从选题策划、内容征集、品牌特色和审核校对四方面,分享了如何将“藤影荷声”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为一个集传播、交流、研究于一体的清华教师精神家园。
李佳楠分享心得体会
视觉创意类代表、校团委宣传部视觉中心主任、建筑学院研究生李佳楠则通过图片和数据可视化传达着她眼中的清华。她说:“做好一篇视觉类的推送其实除了掌握一定的美术功底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前期的策划构思以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如何选好题就是一篇好作品的开端!”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就是她的制胜法宝。
单楷越分享心得体会
视频作品类代表、校研究生会副主席、水利系研究生单楷越分享了“小研在线”平台如何坚持思想引领,传递主流价值。她和团队的同学们一起,不仅创新内容,还综合应用“抖音”等移动端新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传播渠道,推出一批服务清华师生的O2O学术交流平台。不忘初心,实事求是,“小研在线”以贴近青年学生的形式和表达,引领校园文化,做到真正贴近青年、引领青年、带动青年。单楷越说,同学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王帅国分享心得体会
新技术应用类代表、在线教育办公室课程总监王帅国带来的“雨课堂”,是围绕教学每个环节的智慧教学工具箱。通过利用新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更生动有趣,让学情数据更“细”更“准”,让“教”与“学”释放更多能量。
曾繁尘分享心得体会
邹欣分享心得体会
校团委紫荆传媒总编辑、新闻学院研究生曾繁尘和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邹欣分别讲述了他们与平台的点点滴滴。一位是已经与优质平台“清华小五爷园”走过500天的学生,一位是做学生工作12年的老师,身份不同,但对网络文化平台的热爱是一样的。2018年来,“清华小五爷园”已诞生9篇“10W+”推送,精品不断,好评如潮。曾繁尘说,故事都是有生命力的,越是好的选题越要慎重对待、倾注心血,努力创作配得上这所学校学生水平的好作品。邹欣认为,院系微信公众号是反映、推动院系建设和发展的途径,是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平台,是记录学院发展历史的基础,所以我们有义务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微信公众号做到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
同学们在交流会现场翻看校园网络文化优秀作品集
张荣康作主题讲座
此前,本次校园网络文化节还举办了三场主题讲座和主题沙龙。首场讲座主题为“网络宣传中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及应对策略”,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张荣康结合高校网络宣传工作实际情况,对著作权侵权的典型形态、侵权风险和应对策略等进行了梳理分析,加强了师生们的网络版权意识。
贾临远作主题讲座
第二场讲座“短视频如何助力高校视觉化传播”邀请字节跳动公司政府合作总监贾临远为主讲嘉宾,结合高校、政务系统在抖音平台的短视频案例,深入讲解优质短视频的内容策划、生产制作与推广传播策略,并与现场师生就高校如何利用短视频做好视觉化传播进行了深入讨论。
赵博作主题讲座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赵博在网络文化节期间做客清华,发表了题为“团团的故事——共青团新媒体产品化战略”的主题演讲。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如何增强新媒体产品传播影响力的问题,赵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习新兴的“网言网语”、青年创造的产品样态;在技巧上找错位找落差求得创新;与专业人士合作使产品有料但保持简洁。
“启明计划”第一期导师见面会
在举办主题讲座的同时,“启明”清华大学学生新媒体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期导师见面会顺利举办。来自团中央宣传部、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学校新闻学院的教师组成专家组,共同担任“启明计划”第一期导师,他们将深度参与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员大力指导与支持。
摄影:常志东 等
编辑: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网聚青春正能量 唱响清华好声音 清华大学第二届校园网络文化节举办
相关推荐
- 【在线教学进行时】外文系师生走进古典拉丁文“云课堂”
- 【主题教育】校机关党委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
- 电子系李越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文报道通过介质集成光学掺杂实现近零指数概念器件
- 聚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 清华大学共同主办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
- 自动化系郑小平教授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校党委书记陈旭:师生同心战疫情,从我做起卫家国——2020年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
- 清华航院冯雪课题组在仿生三维神经电极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 聚焦绿色PPP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届中国PPP论坛在清华举办
- 56人成功入选第一批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
-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制图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
- 清华喊你回家吃饭!微电影《家》首发(内附视频)
- 2016级联合培养飞行学员转阶段总结动员会举行
- 陈旭参加“学风大讨论”微沙龙活动 与师生深入探讨学风建设
- 【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央第一指导组调研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清华生命学院黄善金课题组发文报道花粉管顶端微丝聚合控制机制
- 传达两会精神 部署年度工作 清华大学召开全校干部会暨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主题教育】清华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组召开第三次会议
- 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讲坛第五讲在清华大学举行
- 【人物】庄惟敏:把设计融入生活 用建筑承载使命
- 【在线教学进行时】自动化系第一周线上课程如约而至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