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发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2017-2018)》
12月29日,由我校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韩传峰教授、何芳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完成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2017-2018)——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发布,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成果同时揭晓。“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已逐步摒弃自然资源耗能拉动发展的旧模式,开启创新要素聚能驱动发展的新征程。” 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韩传峰教授说。
2013年,诸大建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出版了第一本《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采用团队提出的“生态福利绩效”和“城市发展”两个半球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研究路径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学术界同行的肯定。此后,我校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断推进,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的代表性成果,经济与管理学院一批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参与到项目研究中,此次发布的为第五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
《绿皮书》把“城市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基于生态投入(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方面指标)、生态文明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指标)两个指数,构建二轴-四区分析框架(以“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为横坐标轴,以“城市生态投入指数”为纵坐标轴),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特征展开实证研究,对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并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模式。
评估结果显示,相对于全国3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青岛、南宁、郑州、长沙、成都、长春等城市处于“低生态投入高生态文明发展”状态,这是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状态,应选择S模式追求更高发展品质,在控制城市生态投入,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提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避免不进则退。
上海、深圳、杭州、贵阳、广州、合肥、南京、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厦门、太原、银川等城市处于“高投入高发展”状态,应选择B模式提质发展,即在保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同时,降低生态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实现生态投入减量化,通过经济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增长模式。相对于全国3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上海市早已由“高投入低产出”状态进入到“高投入高产出”状态,正向“低投入高产出”状态迈进,可持续发展整体趋势向好。
石家庄、哈尔滨、重庆、北京、济南、大连、天津、福州、沈阳、西安、海口、兰州等城市处于“低投入低发展”状态,应选择C模式扩容发展,即在生态投入不超过阈值前提下,通过提高生态效率来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跑赢生态投入增长速度,逐步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质量。
南昌、西宁、昆明、宁波、武汉等城市处于“高投入低发展”状态,应选择D模式扩容提质发展,即减少生态投入和资源消耗,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同时要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还分别选取了在此次评估中转型发展路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青岛和长沙两市,系统总结了两市在践行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治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的经验启示。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认为,中国地域广阔,城市发展在区域间存在不平衡现状,东部发达地区部分城市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广大的中西部城市仍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B模式和C模式在较长一段时期将同时存在。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评估实证结果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轨迹虽均出现波折,但呈现出竞跑式发展特征,青岛、长沙、郑州、成都、长春已实现从“低生态投入低生态文明发展”状态跨越式迈入“低生态投入高生态文明发展”状态。“这说明只要目标科学、内容明确、制度合理、行动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C模式完全可以实现。”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韩传峰教授表示,希望研究成果能为我国政府提供城市发展模式的改进路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完善高效可行的政策措施,激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是学校跨学科实体性研究机构,聚焦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区域发展与城市治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领域,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思想理念传播。智库已出版《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绿色经济:联合国视野中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等系列研究成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等国内外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面向全球开展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研究领域青年科学家访问项目,推动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新闻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发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2017-2018)》
相关推荐
- 校领导检查寒假春节期间学校安全保障工作
- “青年看两会”主题沙龙开讲,7位时代声音青年讲师分享学习心得
-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一行来我校调研
- 同济大学2020秋季学期社区思政工作研讨会举行
- “百名科学家讲党史党课”开讲,伍江教授主讲“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 同济大学2018年新生第一课举行
- 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开展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专项研究和校地合作交流
- 《听TA说》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讲,在“云端”创新“四史”学习教育
- 同济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 同济大学师生共同设计建造的首个屋顶花园亮相,打造“同济梦想花园”劳动教育品牌
- 同济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第六届同济大学女教授联谊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届同济大学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会员大会召开
- 同济大学牵头的“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为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 同济大学在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再获全国第一
- 【第一财经】简历投递、面试全部线上完成,就业或将从此有了新的变化
- 我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掌上智村”团队携乡村产业振兴案例库走进云龙,助力当地产业振兴
- “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推进,校工会与体育教学部联合主办“同二代”暑期体育“暖心班”
-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⑤∣广拓深耕结硕果——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工第一党支部建设掠影
- 同济大学2018国际创业者暑期学校活动结束
- 我校获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丛书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