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教授团队跨学科合作研究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乳腺癌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三阴乳腺癌(TNBC)复发转移率高,复发转移后生存期短,预后差,化疗容易耐药。目前TNBC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无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和抗Her-2靶向治疗。因此,如何改善TNBC的治疗效果是现在临床乳腺癌治疗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董春燕教授课题组联合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石硕教授课题组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协同光热和光动力技术治疗TNBC的新策略。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IF: 25.8)。
近些年来,随着Ipilimumab和Nivolumna的上市,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失调或者耗竭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s)来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成果。虽然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乳腺癌治疗上效果却不那么显著,CTLs浸润的少和骨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负荷多是主要因素之一。MDSCs可以减少T细胞的增殖促进CD8+T细胞的凋亡,最终导致免疫抑制。MDSCs分为两种类型,M1型和M2型,其中M1型可以分泌IL-12和TNF-α来杀伤肿瘤细胞,而M2型就是通常说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它分泌IL-10、IL-4和IL-13来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
传统观点认为化疗能抑制免疫系统,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低剂量的化疗药可促进肿瘤免疫原性死亡或参与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如多西他赛(DTX)可以促进MDSCs的M2亚型向M1亚型转化。CpG,作为免疫佐剂,可以特异性识别浆细胞样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9,进而刺激1型T细胞辅助细胞(Th1)产生炎症前因子(比如TNF-α、IL-12)。而IL-12作为最有效的刺激物可以促使大量的CTLs浸润到肿瘤部位,同时激活的CTLs分泌IFN-γ来杀死肿瘤细胞。
为此,我校石硕教授和董春燕教授课题组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积极尝试通过化疗联合免疫治疗TNBC。研究人员将介孔硫化铜(CuS)作为药物载体负载低剂量的多西他赛,发挥其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提供光热治疗。利用肿瘤主动靶向受体叶酸(FA),使纳米粒有效地靶向定位肿瘤病灶。同时,为了提高纳米粒的水溶性和实现CpG的负载,研究人员利用聚乙烯亚胺-原卟啉 IX(PEI-PpIX)包覆于CuS表面,有助于CpG吸附于纳米粒表面并实现光动力治疗,最终构建了FA-CuS/DTX@PEI-PpIX-CpG (FA-CD@PP-CpG)多功能纳米抗肿瘤药物复合体。FA-CD@PP-CpG通过静脉注射后可靶向定位到肿瘤部位,负载的DTX和CpG释放出来,DTX促进MDSCs中的M2亚型向M1亚型转化并分泌出IL-12、TNF-α因子,而CpG则识别抗原提呈细胞,促使Th1细胞产生IL-12、TNF-α,增多的IL-12可以促使T细胞浸润至肿瘤部位,并激活形成CTLs激活的CTLs可以分泌IFN-γ杀死肿瘤细胞,在T细胞浸润至肿瘤部位后通过皮下注射PD-L1抗体(aPD-L1)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从而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这是一个具备光热和光动力治疗功能的化疗协同免疫治疗,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疗的新策略。
我校硕士生陈律和直博生周露露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董春燕教授和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石硕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90499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教授团队跨学科合作研究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附属一妇婴与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将携手进一步完善“高危产儿”评估-干预的联动机制
- 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第八届中国(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大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如何绿色安全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① | “我们团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杜建忠团队印象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⑨|大数据“炼金术”
- 我校将“五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育人功能
- 我校创办的英文期刊“Underground Space”入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
- 中外师生同庆中秋、共迎国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手塑饼同月,心祈世团圆”活动
- 上海学校依托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举行
- 物理学院程茜团队发明“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早期肿瘤诊断无创精准
- 【劳动观察】疫情未平息,心态不能先“崩”!无论奔赴一线、还是在家办公,听听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减压
- 毕业学子竞风流①|赋能土木工程,从守护一座桥开始——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学子马腾
-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一行座谈交流,深化省校合作
- “同济高等讲堂”拉开序幕
- 同济大学32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入选2019年上海市“医苑新星”
- 同舟共济抗击疫情,同济人在行动
- 同济检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为国家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 学校联合承办2021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 音乐无国界!29国同济学子倾情献唱《we are the world》,为全球抗疫加油
- 校领导会见台湾铭传大学教授
- 学校召开本科招生工作2019年总结会暨2020年部署会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