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头版:天津两会热议—— “双减”如何减出实效
《中国青年报》(2022年02月14日 01版)
备受关注的“双减”作为改善民生的硬核任务之一,被写入天津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关于“双减”工作如何真正减出实效的话题,成为天津两会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
天津市市长廖国勋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出要“巩固‘双减’成果,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天津市人大代表、河西区平山道小学校长韩洪涛提笔在这句话下做了标记,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建议,包括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加强督导等。
“‘双减’政策要持续推进,须建立长效机制。”从教28年的韩洪涛一直在基础教育一线推动“双减”工作扎实落地,他更关注这项政策如何能持续见效,真正做到学校尽心、教师用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
这次他的建议重点关注“减轻教师负担,加强机制保障”。作为教育专家,他很清楚,教师是落实“双减”的主力军,“‘双减’执行得好不好,先要回答教师‘想不想、要不要、好不好’的问题”。
一个现实情况是,“双减”实施后,一线教师的工作时长和压力都增加了。韩洪涛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家庭面临不少生活难题,比如早上7点到校,下午6点半下班,回家后再买菜做饭,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为此,他所在的平山道小学向教师推出“平价放心菜”服务,让教师可以低价在学校订饭带回家,特别受教师欢迎。
他建议相关部门创新机制,通过细节关怀保障教师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在破解教师群体“时间管理荒”方面,他建议各学校优化编排,鼓励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教研;构建市级课后服务智慧平台,减轻教师统计学生申报、变更等压力;探索弹性工作机制,并适度将课后服务的收费用于保障班主任弹性工作机制的实施;关注教师心理减压等。
在走访10多所中小学校和多个校外培训机构后,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傅钢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围绕减负后学生的时间如何利用这一问题,学校和家长产生了一些新的困惑。
他发现,目前许多学校的做法是开展兴趣特长类的文体活动,而很多学科类教育机构转型非学科类教育机构后,临时“嫁接”成音体美等艺术教育机构,出现音体美教育乱象。
傅刚分析,乱象背后是目前非学科类师资缺乏、无统一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场地、器材受限等诸多问题。“很多校外机构都无法保证体育美育教师持证上岗。”傅刚说,一些培训机构聘请没有教师资质的大学生担任教师,“还有的在老年大学学了几天就来教课”。
对此,他建议加强对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总体谋划,建立体育美育科学合理评价体系;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引导鼓励周边学校、社区、设施、场馆共享,建立体育美育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如教师轮岗制等;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体育美育类优秀的民非企业提供师资教学服务;加强校外非学科机构管理力度,建立校外体育美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校外非学科教育监管机制。
“‘双减’背后其实还有‘双增’,要减负增效。”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静认为,贯彻落实好“双减”政策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和完善,要经历学校、学生和家长互相磨合的过程,“经过一个学期,我们看到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发生的明显变化,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在与许多学生家长的访谈调研中,杨静发现,很多家长的焦虑不减。有的家长提出,学校存在“只减作业数量、不增作业质量”的问题,即作业设计的质量还不高,针对性还不够强。此外,全市不同区、不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有的学校缺少明确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较弱,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家长认可度偏低。
“过多的学业负担减下去了,可教学质量没有提升,这是很多家长焦虑的问题,也是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机构的主要原因之一。”杨静说。
当然,一些学校在加强课后服务工作方面探索了不错的经验。作为校长,韩洪涛一直重视作业的育人价值,他提出“安全第一、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的理念,即优先辅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并开展答疑解惑、个性指导,同时为学生创造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评价的机会,提升作业质量与效率。
杨静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加强校际交流,通过经验分享提升全市课后服务的整体水平;同时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广泛征求家长对于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她表示,“双减”后学校的责任更重了,学校的课后服务要以更优的质量吸引学生,才能让家长放心,更积极与学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中国青年报:https://s.cyol.com/shuzibao/cmsfile/cms_json/zqzx/Newspaper/2/2022-02-14/Content/nw.D110000zgqnb_20220214_6-01.html?isshow=1
(编辑 董玥欣 吴梓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青年报头版:天津两会热议—— “双减”如何减出实效
相关推荐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网上扶贫超市上线
- 人民网:高校师生眼中的线上“教与学”系列报道②—— “云课堂”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一线教师来支招
- 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同志一行来访我校
-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场宣讲会成功举办
- 科技日报:破解古建人才匮乏难题,答案在学科交叉融合
- 机械学院智能驾驶车队在第五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再创佳绩
- 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医工合作推动会召开
- 中国文明网:天津大学教授魏建国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 天津大学期刊中心三本英文期刊入选2021“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 新华社:新华视点|虚拟仿真+VR互动 看天津大学思政课如何精彩创新
- 光明日报:在疫情防控中提高公众新媒体素养
- 天津大学第二届分子聚集态科学论坛顺利召开
- 每日新报:天大“学霸”博士:赛车手的扶贫梦想
- 天津日报:莘莘学子唱响爱党情怀
- 城市日报:“妙手”进市场一步之遥
- 中宏网:张中祥:地方“两会”首现相对增长目标 中央翻番目标何去何从?
- 光明日报:齐俊桐:实现创新梦想 助力祖国腾飞
- 赵美蓉参加医工院2020级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 光明日报:天津大学研制出3D打印软性机器人,可应用于人工肌肉
- 今晚报头版:中央宣讲团在天大宣讲五中全会精神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