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敢啃“硬骨头”与甘坐“冷板凳”
《天津日报》2022年1月25日 05版
“老师,您看这次培养的菌数量够吗?”
“浓度可以再提高些……”
上午10时,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院研究院郑斌副教授已在实验室里忙碌了一个多小时,与学生讨论实验进展、分析实验结果的问题。
深长的实验室里,实验台上规律地摆放着形状各异的试管和试剂瓶,旁边大大小小的仪器连接着各自工作站,屏幕上显示着不同实验的数据。“这些设备在外人看来可能比较陌生,但我们的工作其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郑斌指着身边的一台仪器说,“现在我们研发一种微针贴片的前沿技术,通过这台针体固化仪固化后,能像创可贴一样经皮给药。”
今年是郑斌在天大医工院工作的第4年。这几年,他基本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小时,申请课题、做实验、谈成果转化……临近春节,他和团队的学生们也没有因此而轻松。
方才与郑斌讨论的2019级硕士生郭明明,正在超净台前培养植物乳杆菌。“培养植物乳杆菌每天都要照看,如果放任自流,这些菌会因营养物质、温度等条件不达标而死掉,就没法继续做实验了。”郭明明说,疫情期间她每天都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最近正进行一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帕金森病的项目,希望月底前能得到好结果。”
正说话间,郑斌接到实验合作方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刚传来一批新数据。放下电话,他快速换下实验服和手套,前往办公室查看。“我们正研发一种可吸入式纳米喷雾技术,阻断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目前在做动物试验,所以每天都要关注数据变化。我们尽快分析和调整试验,整个项目就能尽早获得新进展。”
本轮疫情突发后,校区执行封闭管理。这对郑斌及其团队来说,反而成了潜心科研的时机。“刚还和学生们聊了年前的实验计划,以及过年期间科研和论文的安排。”谈到春节期间的安排,郑斌说和平常一样,“这几年春节都在学校过的。搞科研就得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有科研任务在,我们就会坚守岗位。”
天津日报: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敢啃“硬骨头”与甘坐“冷板凳” (tianjinwe.com)
(编辑 赵晖 张铭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日报:敢啃“硬骨头”与甘坐“冷板凳”
相关推荐
- 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红星到天津大学滨海校区调研
- 天津市高校思政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校领导赴“三站一场”视察外地学生抵津接站工作
- 天津大学召开2021年度第三次学生工作会议
- 《工程光学》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 中国经济导报:天津大学与企业联合研发新型试剂盒可15分钟快速检测新冠病毒
- 天津工人报:华语辩论世界杯天大夺得总冠军
- 北京日报: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天津大学团队将锂电池废料变废为宝
- 津云网:美女学霸变身“主播”,天大学子为贫困县“带货”
- 人民日报:运用法治手段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大家手笔)
- 天津日报:金银“变身”纳米机器人杀死肿瘤细胞
- 人民日报:智力扶贫手把手 天津大学开办“直播带货”训练营
- 科技日报头版:世界首次 我科学家制备出单层石墨烯纳米带
- 津云:天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盈趣科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晶报:又一所高等院校落地深圳办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迎来首届学生
- 央视新闻:2020全球工程经营高峰论坛,天大师生校友共话行业展望
- 信网中心针对突发疫情开发健康状况动态填报采集系统
- 天津日报:天大扶贫超市开张了
- 金东寒参加研究生院党支部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