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三种活性肽 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
(记者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陈海霞教授的天然药物化学团队从我国传统美食“腊八蒜”中首次发现三种新型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显著抑菌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著名科学期刊《食品功能》封面文章发表。
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革命。但随着临床广泛使用,在很多国家都存在着滥用、误用抗生素的现状。药物滥用使细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环境,各种“超级细菌”相继诞生,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是解决“细菌耐药性”这一全球医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活性肽被称为动植物体内的“化学信使”,调节着机体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和行为等生命过程。天津大学陈海霞教授团队长期聚焦食品中各类功能成分对人体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此次,他们在中国传统食品“腊八蒜”中发现并鉴定出三种全新的活性肽,并对其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这些活性肽作用于细菌时,能够以“桶状孔道模型”和“地毯模型”的作用机制,在细菌细胞表面形成孔道,破坏细菌细胞膜,造成细胞内容物泄露,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目前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学技术基金等多项基金的支持。据天津大学陈海霞教授团队的高旭东博士介绍,他们发现的新型活性肽抑菌活性较好,且具有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菌的特点,有望成为适合人体的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天然抗菌肽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编辑 焦德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大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三种活性肽 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
相关推荐
- 今晚报:天津大学为3万名在校生提供全方位校园后勤服务 让学生们安全安心在校园
- 人民网:国庆节,三万名天大青年“云”游红色之旅
- 天津工人报:破解大尺度空间精密测量难题 ——记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邾继贵
-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牙齿高效美白除菌新技术
- 王树新会见恩智浦半导体公司高管Geoff Lees一行
- 中国教育报:王世斌:高校“十四五”规划要做好“三个输出”
- 新华社:“5、4、3、2、1,点火!”
- 海洋学院研究团队实现深海贫氧环境海水电池高效催化剂构建
- 天津大学召开2020年研究生教育年终总结会
- 光明网:科学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 光明日报:生物安全法 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的根本保障
- 天津大学党委启动开展第七轮巡察工作
- 经济日报:天津产研教融合促进协同创新
- 天津大学党委巡察组召开第五轮巡察情况反馈会
- 中国科学报:给“后悔药”穿上更高效的“保护服”
- 中国科学报:政协委员履职平台更新啦!
- 人民网:首访巴金故居、85%作品首发《收获》 八旬冯骥才在上海度过这样的一天
- 教师代表韩庆华:行而不辍 砥砺奋进
- 光明网:记者跟拍纪实:曾经的军人,如今的北京警察
- 化工学院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出席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