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孙兰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中国教育报》 2021年07月08日 05版
本站讯(作者孙兰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四个自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四个自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之路,是近代以来中国起伏跌宕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曾提出过多种方案,进行过各种尝试,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复兴之路就有了领航灯。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昂首阔步、意气风发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勇于探索、矢志创新,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带领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荆棘丛生,奋斗和牺牲相伴、光荣与梦想随行。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回顾建党百年来中国由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到迈向伟大复兴的巨大变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选择到实现伟大复兴道路的探索和发展,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日渐清晰,理论日臻成熟;对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之路以及如何实现复兴的认识更加深刻,脚步更加坚定,实践更加自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100年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彪炳史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渴盼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文化和历史独特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事实雄辩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沧桑巨变。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没有解决温饱到全面实现小康,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中国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根基,创造了党领导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几代中国人的奋力拼搏下,中国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告诫我们:“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教学名师)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rmtzgjyb/202107/t20210708_605721.html
(编辑焦德芳张青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教育报:孙兰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与乌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 四川日报头版:天府新区三季度25个项目集中开工
- 津云:天津大学新增2个本科专业
- 人民网:探索产教融合 天津12所高校联组无人“海陆空战队”
- 中国新闻网:甘肃陇南多措鼓农“钱袋” 改善民居解历史贫困“标签”
- 山东省人社厅一行来访我校
- 健康报:“光动力”让牙齿实现无损美白
- 人民日报:校友宋文杰:学会为群众“算大账”(一线行走)
- 天津日报: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成立
- 天津大学召开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研究交流研讨会
- 中国青年报头条:一个千年古村和它的最后13位村民
- 中国科技网:我揭示SARS和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与人类受体结合的差异性
- 河北日报:科技创新为冬奥筹办添翼
- 中国科学报:天大研发可检测病毒的穿戴设备
- 中国教育报:第六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扫描
- 化工学院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出席
- 光明日报头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津云:游陇南古县,听中国故事 16名天津大学留学生走进甘肃
- 中国教育报:一所中国大学的“育人三问”——写在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