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我揭示SARS和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与人类受体结合的差异性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赵晖
记者2月24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信息中心主任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该项研究2月22日在线发表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顶尖期刊《生物信息学简报》上。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对细胞的成功入侵,主要取决于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与人类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结构如下图左所示)。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针对RBD与ACE2之间的相互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绝大多数仅在室温300 K(约27摄氏度)下进行。温度是影响病毒感染性的重要因素,此次高峰教授课题组揭示了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200K, 250K, 273K, 300K, 350K)下,RBD和ACE2结合特性的差异。
高峰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感染能力的差异。”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平衡轨迹,高峰教授课题组发现,在所选取各温度下新冠病毒 RBD的均方根波动(RMSF)值都比SARS病毒低,构象分布更集中,说明新冠病毒 RBD结构更为稳定。
此外,SARS病毒/新冠病毒 RBD与ACE2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强度也通过分子力学和溶剂化相互作用能方法进行评估,发现在任意所选取温度下,新冠病毒RBD与ACE2的结合能力都比SARS病毒更强。随后对总结合自由能进行了残基分解,找到了RBD与ACE2结合过程中的热点残基(如上图右所示),与2020年《自然》报道的实验结果高度吻合。最后还重点分析了导致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两者RBD与ACE2结合差异的关键残基,为后续相关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责任编辑:何沛苁
(编辑 柴海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技网:我揭示SARS和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与人类受体结合的差异性
相关推荐
- 学习强国:天津大学打造思政“金课” 将主题教育推向深入
- 天津大学扶贫调研团赴甘肃宕昌考察
- 天津工人报:?天津大学启动人工智能项目
- 金东寒会见爱思唯尔代表团 获聘《能源与人工智能》国际期刊主编
- 天津日报:“大科学装置” 在期待中成长(图)
- 天津团市委书记李龙到天津大学开展调研
- 科技日报:“海陆空”无人巡检平台 天大学子送给母校的“硬核”礼物
- 中国青年报:科研助理:毕业生的“另一条出路”
- 金东寒一行赴福州滨海新城调研
- 今晚报头版:百岁教授的临终遗愿
- 人民日报:教育扶贫攻坚克难 天大开办“直播带货训练营”
- 科学网:天大“造冰”团队助力绿色冬奥
- 天津大学召开系列专题学习座谈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纪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
- 天津工人报:天大青木信夫教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 人民网:天津大学“造星团队”助力中国火星着陆器新突破
- 太行日报·晚报版: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 央视新闻:天津大学探索就业指导新模式
- 第一财经:对话孙佑海:民法典将对每个人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 天津日报:我市4人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 中国网: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刘珺书画作品展开幕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