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万华院士 矢志创新研发“下一代”绿色发动机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搞工程科学的人来说,一些基础理论应该 成为自己本能的反应。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谈不上创新。”——苏万华
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院士,是一位满头银发,周身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学者。如果他不开口谈发动机原理,如果你没见过他逐一核对实验数据时的犀利目光,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位崇尚“存在即合理,万事不强求”, 洒脱随性的文学院老先生。但事实上,苏万华院士是一位把毕生所学都贡献给“追求极致”的工程科学家。让有害排放少一些,再少一些;让燃烧效率高一些,再高一些;让相应速度快一些,再快一些……在追求极致中不断创新。
世纪 80 年代后期,苏万华在国内最早提出柴油机电子控制的技术方向,“九五”期间完成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研发;开发了高混合率燃烧室技术,率先独立研发了重型柴油机用高压共轨智能控制燃油系统,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并开发成功共轨系统液力平衡快速响应电磁阀;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 32 位发动机复杂功能智能控制单元;先后研发成功无后处理器满足国四的新型柴油机和可变压缩比高热效率国六柴油机;并与先进燃烧理论相结合,开发了天然气稀燃、压 燃、柴油微引燃智能双燃料发动机,与引进的国外机型相比节能 43%;2000 年与美国学者同步提出“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2001—2011 年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我国团队,连续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提出柴油机混合率与化学反应率协同控制理论,在柴油机研制上先后提出了预混压燃燃烧(PCCI)、低温燃烧(LTC)和高充量密度低温燃烧(HD-LTC)理论和技术,2014 年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满足欧六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将热效率提高了 7%。2010 年以来,他聚焦超高热效率内燃机研究,提出热力学活性控制的燃烧过程理论……
矢志创新、奋斗不懈,满头银发的苏万华院士已近耄耋之年,依然工作在科研教学一线,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为研发下一代绿色发动机而努力。文/赵晖 视频剪辑 学生记者张子洋
(编辑 赵晖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苏万华院士 矢志创新研发“下一代”绿色发动机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天大破解害虫抗药性“密码”
- 天津大学师生党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天津大学125周年“云校庆”举行
- 天津日报:天大新技术放射性污染水能直饮
- 校友企业云遥宇航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 津云:天大发出“扶贫英雄帖” 公益助农营销大赛开赛
- 科技日报:五四青年节,天大学子“有点忙”
- 天津大学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布局国际校区建设 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作为国际校区首个项目同步签约落地
- 灾难医学研究院举办河南省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
- 新华社:天大绿荫场 别样的毕业告别
- 天津大学及校友企业慰问海河医院暨医疗物资捐赠仪式举行
- 中老年时报:本想“退学救母” 却收获“天大温暖”
- 央广网:天津大学团队研发超级涂层 为户外设备披上“防寒服”
- 天津大学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获得佳绩
- 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评审结果
- “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系列主题活动大揭秘(后附活动公告及详细名单)
- 天津大学“求是名师讲堂”开讲 教育学院闫广芬院长解析通识教育
- 天津工人报:中央芭蕾舞团走进天大献艺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人物观点:专访天津大学建工学院院长韩庆华
- 特稿: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