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工科:培养具备人本思维和科技伦理的人才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8日 13版)
许多高校的工科专业都按大类招生,类别的设置通常按照专业属性,将相近的专业聚类,成立类别下的专业群,打破了单个专业的边界。同时也考虑了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以问题领域为导向,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一般来说,工科专业大致可分为计算机与电气信息类、机械与能源动力类、化工材料与生物类、土木与环境类、航空航天类、交通运输类等。智能+为上述专业类赋予了新的内涵。每个类别之间,培养方案和知识结构有较大差异,每个类别内部,学生的发展方向也不同。许多高校采取“转专业无门槛”政策,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优的成长环境,启迪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一般来说,四年的本科学习后,工科学生将具备通用能力、专门能力、工程能力等核心能力,为他们以后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杰出的工程师、成功的企业家等打下坚实基础。
依据个人发展需要,工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有三个:继续深造,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有一半以上的工科学生会继续读研,既可以选择在原有学科专业领域,还可以跨到相近或其他的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第二个去向是到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就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第三个是自主创业,尽管现在这个比例不高,相信未来会有很大提升。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需求,学生需要具备通用能力、专门能力、工程能力等核心能力。大学通常有四类载体培养这些能力,即:数学、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多学科和前沿专题;跨学科集成与创新。未来的工科人才需要更具备人本思维和科技伦理。需要保持开放态度和创新思维,不断挑战自我,终身学习,通过跨学科知识迁移开展探索实践。需要准确表达思想观点,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和跨文化合作。在应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生态、文化等结构性问题和挑战时,更需要系统思维、决策判断和领导协作。
(作者:王世斌,系天津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6/08/nw.D110000gmrb_20210608_5-13.htm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日报:工科:培养具备人本思维和科技伦理的人才
相关推荐
- 央广网: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继续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 科技日报:打破水化层限制 新型万能胶遇水即粘
- 天大学生创业,获千万元A轮融资 向一流汽车数据提供商进发
- 新华社:李家俊: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培育爱国英才
- 新华每日电讯:光通信开拓者杨恩泽:恩济天下,师泽百年
- 中国教育报头版:与“大装置”一起过年
- 天津日报:李鸿忠到天津大学随堂旁听思政课
- 人民网:人民日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人民阅读:世界读书日谈“精神的经典与经典的精神”
- 科技日报:新技术施展“膜”力 发电源头高效捕碳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教育报:“把一切回报给党和人民” ——追记天津大学百岁教授杨恩泽
-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学生会:做同学与学校信任的桥梁
- 津云:天大发出“扶贫英雄帖” 公益助农营销大赛开赛
- 今晚报:让山里娃的梦想飞出大山
- 天津日报:聚焦新冠疫苗接种 高校 “校园内接种” 模式开启
-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朗西斯·阿诺德受聘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 天津大学四十六期新疆干部培训班正式结业
- 不停教不停学,天津大学打出“云上组合拳”
- 人民日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名单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