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头版:与“大装置”一起过年
《中国教育报》 (2021年02月20日 01版)
记者陈欣然 通讯员焦德芳
春节期间,天还没亮,张晋元就来到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朝位于校园西南方向的一片“大工地”走去。在那里,正在建设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学校师生都亲切地叫它“大装置”。
除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这个职务,张晋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工程管理部部长。每天早上6点半,他都会准时来到工地现场,戴上安全帽,下到“大装置”内部走上一趟,这一个来回就接近两小时。“实验中心向下有6层楼深,230米长、120米宽,平面面积超过5个足球场,地下空间中有大量钢埋件,还有涉水区,内部复杂得像迷宫一样。”一处接一处查验容易出现纰漏的点位,就是张晋元的“晨练”内容。
201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今年下半年,‘大装置’将迎来关键节点——实验中心主体工程封顶。到那时,一大批巨型设备将进入工程内部。如何实现土建工程和工艺设备的完美衔接,是我们这个寒假必须规划好的重大课题。”张晋元说。
为了保障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他决定不回老家山西平遥过年,留在天津守护“大装置”。“过年不陪伴父母,这还是工作20多年来的头一次。但老人理解我,也支持我的工作。”张晋元说。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是“大装置”建设的核心团队,办公室共有30多位成员,90%以上都是共产党员,还成立了大科学装置党支部,成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突击队。“这个春节,我们办公室几乎全员留津,大家都说要在工地上过一个‘科研年’。”办公室成员杨政龙说,这是他连续第二年在天津过年,一岁多的小女儿至今还没回过青岛老家见爷爷奶奶。“天大人干天大的事——‘大装置’将成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国之重器。精益求精地守护项目有序推进,是我们的荣耀与担当。”杨政龙说。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2/20/content_590394.htm?div=-1
(编辑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教育报头版:与“大装置”一起过年
相关推荐
- 海外网:天津大学与湖北工程学院启动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
- 厦门校友会举办“双迎新”交流会暨盈趣新生奖学金颁发仪式
- 科技日报:天大设计年展呈现工业之美
- 【招生宣传】天津大学2019年在津招生政策发布会成功举行
- “融合创新、开放共赢”——首届世界智能医学大会“云上”召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机二维异质结构的输运性质调控及其微纳器件”青年项目2018年度报告会召开
- 津云新闻:天津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汽车数据“硬核”技术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 中国教育报: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 中国教育报:任宝平 点燃工科生的音乐梦
- 中国新闻网:冯骥才最新随笔集《书房一世界》面世
- 人民网:天津大学法学院复建五周年 推动“新文科”法学教育创新 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在天津大学成立
- 中宏网 | 张中祥教授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钟登华会见宕昌县县委书记李平生一行 就定点扶贫工作举行座谈
- 工笔重彩研究所举办“福满北洋”新春书画送福活动
- 天津大学召开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
- 福州日报头版:产业更高端 城市更宜居 生活更美好 ——我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 天津日报:李鸿忠:压实高校思政工作责任,担当立德树人职责使命
- 抗疫有我 不忘初心——天津大学党员师生积极为战胜疫情捐款
- 湖南省天津大学校友会2022年会活动成功举办
- 读创科技:@全球设计人才,未来的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什么样,你说了算!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