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汉服来上课 花棠相会的美学公开课美不胜收
本站讯(学生记者 沈紫涵 摄影 范致远)画(花)堂(棠)相(香)会——相会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中诸多美好事物,还是现代理工科技与传统生活美学的邂逅。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一场潇潇春雨过后,天津大学海棠节悄然而至。4月3日,天大海棠季十年之约开幕,天津大学联合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以画(花)堂(棠)相(香)会为题,在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开讲传统生活美学公开课。这堂课采用互动式、浸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身着汉服,簪花游春、携诗投壶、瓶花贮景、海棠入画……在体验和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香文化的“自然”审美。展览馆外,海棠树下,身着汉服的女子正在以茶会友;谈笑间,博物馆的老师为大家讲解古代茶艺。花香,茶香扑面而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香气沁人心脾。
展馆门口,记者正在采访王学仲艺术展览馆馆长孙列老师。孙列老师谈到“今天我们的展览馆,有绘画的展示,也有品茶品香的公开课。实际上这些东西,在古人生活中,它们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并非割裂的,它们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将艺术融于生活的方式。可以说,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要具有文化自信,如果不了解我们的文化内核,文化资源的立脚点,那这就会成为我们前进脚步的局限。”将艺术融于生活,品味生活美学,树立文化自信,正是举办此次展览的初心。
迈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陈列的书画以及香品。天津沉香博物馆馆长黄毅正在通过直播公开课讲述沉香文化。黄馆长陈述了五感相通的理念。品香,不仅是嗅觉上的享受,也是其它四感乃至心灵的享受。他希望当代的人们能体会品香的乐趣。
4月2日下午3点,公开课之前的布展彩排,师生们开展了现代科技邂逅传统美学的主题拍摄活动。今年,国际首颗人机交互科学试验卫星“天帷—天幄”号有望发射,一场人—星交互协作的空间实验即将拉开帷幕,人类正在通过人脑控制进行更多的深空探索。太空脑机交互,这个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天津大学的科研人员是主要参与者。“天帷—天幄”这个名字就出自楚辞,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无限拓展了科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这块高地,一场现代科技邂逅传统美学的故事正在上演。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树海棠一院香,我们在王学仲艺术研究所领略了精彩的一课。
(编辑 焦德芳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穿着汉服来上课 花棠相会的美学公开课美不胜收
相关推荐
- 司法鉴定与庭审实质化改革理论与实务高峰论坛在津隆重举行
- 10月30日校报推介:我校继续推动宕昌脱贫攻坚、师生校友用行动诠释至深天大情、“人才培养目标”篇——“全球视野”“全球视野”——“天大人”的时代担当
- 天津大学2021年基层就业毕业生培训成功举办
- 光明日报:天津首家博士后创新联合体成立
- 科技日报:纳米机器人“穿金戴银” 实现肿瘤深度、精准治疗
- 中国文化报:老寨没了,翁丁非遗如何存续?
- 新华社:天津大学研发出能愈合、变色的新型智能材料
- 中宏网:张中祥: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但三轮国内成品油价调整"搁浅",地板价有必要下调
- 今晚报:天津大学产业纾困 扶贫“分红”送到家:让村民“富口袋”又“富脑袋”
- 医用“超级涂层”在天津大学诞生
- 天津大学组织师生党员赴付家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 人民日报:突出价值引领 聚焦立德树人(天津大学)
- 津云:天津大学智慧热网云平台有望实现节能60%以上
- 广西师范大学来访我校调研交流
- 新疆师范大学到我校调研 两校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天津大学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专题党课
- 天津日报:用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图)
-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央广网:天津大学系列举措支援附属医院战“疫”
- 人民日报: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辉煌历程) ——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