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用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图)
《天津日报》2022年1月6日 01版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市众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党员、职工及高校学生走进市总工会主办的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展,感受榜样力量。 本报记者 吴迪 摄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
万众瞩目中,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举国欢庆,共襄盛举;万众期盼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史为镜、以史明志。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红色教育,一场场热气腾腾的党史宣讲,一桩桩筑初心、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在深学笃用、天津行动中,思想在升华,共识在增进,力量在凝聚。
放眼望去──
津沽大地,热潮涌动;渤海之滨,生机勃勃。
以“学”为要 高位推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顾这一年,“学习”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市委常委会坚持抓自身、带全局,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对全市学习教育统一领导,对我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坚持带头示范,在学习研讨、专题读书班、专题党课、接受红色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为群众办实事等重点环节树立标杆、作出表率。
市级领导同志带头调查研究,聚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年来我市学习贯彻落实的举措成效、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形成21项调研成果。
市级党员领导同志深入分管领域讲专题党课,深入基层调研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牵头实施30项重点民生项目,为全市上下作出示范。
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提升政治能力的“大课堂”、激发干部队伍奋斗热情的“动力源”,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
行动,就是最嘹亮的号角。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所属的党支部共查摆问题26.8万个,制定整改措施27.1万条,其中已完成整改20.8万条,纳入常态、长期坚持6.3万条,健全完善长效机制5.1万项;广大党员检视问题288.3万个,作出整改承诺301.3万条,其中已完成整改241.9万条,纳入常态、长期坚持59.4万条。
以“学”为基 明理增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乡亲们,什么是伟大建党精神?怎么把党的这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用在咱乡村振兴上?”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在武清区豆张庄镇中双庙村,村“一肩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保江与村民们围坐在田间地头,用“乡音土话”细说党的历史和惠农政策。
这是我市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形式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连日来,全市上下用好各级各类“四史”宣讲队伍,运用“楼门宣讲”“胡同宣讲”等分众化、互动化形式,广泛开展基层宣讲3.5万余场,受众约243万人次,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网站。
同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鲜”起来。创作《革命家庭》《骄杨》等革命历史题材舞台剧,出版《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论》《奠基岁月:1949—1956年的天津》等重点出版物,推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交响合唱音乐会,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在20个省市巡演25场,有效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长征为什么是伟大的革命壮举?这一壮丽史诗是怎样谱写出来的?”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程斯宇以这样的开篇,开始了他“四渡赤水出奇兵”专题党史示范课教学展示。课上,他结合黑板上的手绘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示意图,以“用兵如神”为切入点剖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如何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宏大历史讲给青少年听?除了推出思政观摩课、网红课,我市还在全市西藏班、新疆班等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百万青少年歌颂党”系列活动、“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等,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以“学”为用 解民难题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通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五个着力”,既立足当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体制机制,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更加牢固,服务群众更加自觉。
从“团圆”行动、助力30余个离散家庭重新团聚,到海河“青”听、为青春梦想“加油”;从守护“米袋子”“菜篮子”助力高质量发展,到冲锋陷阵火焰蓝、守护百姓保安全;从知名专家“夜诊”、患者就医“叫好”,到拓宽生活半径、地铁建设驶向穿越时空的“快车道”……我市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冷暖挂在心间,设身处地、倾心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围绕解决“一老一小”难题,去年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个、养老机构24家,累计新增床位4055张;57个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完工,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9万个。
──围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高质量推动151个小区、2157个楼栋、759.72万建筑平方米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9条,全市3538个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供热服务上水平”专项工作,坚持“冬病夏治”,针对户内暖气不热问题制定5085项措施,对运行15年以上的115.3公里老旧管网改造提升,惠及群众4.5万户。
──围绕优化便民服务,制定覆盖565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承诺制清单、49项“一次办”和81项“网上办”负面清单,梳理877项“就近办”、783项“马上办”、848项“零跑动”、1157项“全市通办”清单,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百年辉煌,只是序章;千秋伟业,未来可期。
党史学习教育在海河儿女心中荡起的回响余音绕梁。追梦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天津,你行!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2-01/06/content_151_5554812.htm
(编辑 刘延俊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日报:用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图)
相关推荐
- 改革网:医教协同 医工融合 为生命健康贡献“天大”力量 天津大学直属医院体系布局滨海
- 中国科学报:天津大学:不变的家国情怀
- 天津日报:区领导调研服务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师生生命 安全身体健康
- 科技日报:新型铁基非晶合金廉价节能
- 天津大学参加盛宣怀与实业强国学术研讨会
- 津云:天大本科生团队探索全过程无碳绿氢制取获大奖
- 光明日报:天津大学永远跟党走服务好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 中国新闻网:冯骥才荣获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
- 中国青年报:天大学子搭建党史场景 感悟党的开创精神
- 人民政协报:早期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象
- 法制日报:天津大学法学院与北海仲裁委员会共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 天津日报头版:助力扶贫攻坚 天大搭建“云端健康桥”
- 津云:诺奖得主弗朗西斯·阿诺德受聘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 天津日报:孙佑海:适应新时代 需要健全法学学科建设
- 天津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侧记
- 科技日报:新材料为人造胰岛穿上隐身衣
- 天津工人报:韩庆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 中国经济导报:国内首个商业GNSS掩星探测载荷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
- 中国高新网:线上线下联动发力 天津大学精准对接泉州企业技术需求
- 人民网:【战“疫”说理】坚持六种思维方法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