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大洋深处的青岛“哨兵”
《青岛早报》2021年3月23日 06版
早报3月22日讯 本报讯(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勋祥)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2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在观测海洋了解气候方面,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强海洋观测监测及预报,进一步关心海洋、气候和天气,正在全球范围内将自主海洋监测、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保护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和共享,成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成为我国经略海洋的中坚力量。
衡量海洋热含量、海水温盐变化,离不开对海洋气象、水文等参数的长期观测。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收集全球海洋上层(0-2000米)海水温度、盐度等剖面资料的Argo计划发挥着重要作用。而Argo浮标研发,青岛的科技力量约占国内一半。
中船重工710研究所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自研的HM2000型Argo浮标,是国内唯一获得国际Argo组织认可的国产化浮标,已经在Argo计划中得到应用。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牵头,联合天津大学、中船重工710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四家单位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套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将观测的范围拓展到海洋下层4000米,目前正在推动Argo组织认证。
青岛早报: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zb/20210323/qdzb1390744.html
(编辑 赵晖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青岛早报:大洋深处的青岛“哨兵”
相关推荐
- 中新网:天津大学举办纪念张太雷诞辰123周年系列活动
- 天津日报:敢啃“硬骨头”与甘坐“冷板凳”
- 中国新闻网:长三角9城市联手成立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云端共庆五周年——地科院在线举办院庆主题活动
- 中国报协网:邹瑞阳:“捕捉”癌症的“前科学家”
- 天津日报:返津客流哪里人多?天大变身“大预言家”告诉你!
- 科技日报:团簇酶可靶向治疗神经炎症 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E的160倍
- 中国新闻网:新型人工肾: 让透析不再是患者救命的“最后底牌”
- 北方网:手绘红军长征演示图 天大思政教师用板书传递正能量
- 北方网: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 金东寒出席中国内燃机学会八届十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 建党百年:张太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 太湖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召开 金东寒获聘学术委员会主任
- 天津日报:我市10人上榜“大学生年度人物”
- 津云:喜讯!津云短视频《臊子书记》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代省长王宁会见李家俊一行
- 天津大学举办2020年学生工作队伍暑期研讨会
- 中国科技网:推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结合 天津大学启动“TPCP”计划
- 中国青年报:陈焱,探寻“折纸”背后的科学密码
- 张太雷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独特贡献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