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头版:立德树人大课堂——天津大学多渠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0日 01版
记者陈欣然 通讯员焦德芳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这么精致的手绘演示图,太让人敬佩了!”近日,党史课堂上的一幅板书刷爆了天津大学师生的朋友圈,从红军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红、绿、蓝等各色粉笔线条交织在黑板上,其精细程度令人赞叹不已。板书的创作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也成了学生们眼中的“明星教师”。
这只是天津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开学第一课、创新思政课程……在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开学第一课”用党史国史铸魂立心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称钉子为洋钉,因为我们的生产力只停留在粗制滥造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生产力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但仍旧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开学第一课上,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结合党史国史,为学生们讲述了党和国家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过几十年的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听了这节课,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震撼和骄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回顾伟大历程的同时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学生张翘楚说。
同样在开学第一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娓娓道来:“天津大学的历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回顾百余年历程,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座海上石油平台……这里诞生了中国许多个第一;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桥梁专家茅以升、化工专家侯德榜……天大人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学校培养出一代代卓越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智慧,让我们特别自豪。我们要努力拼搏,将来也成为对党对国家有用的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王萍听校长提到港珠澳大桥、“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这些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天大人所作的贡献,不禁心潮澎湃。
近年来,用“开学第一课”讲述党史国史,为师生铸魂立心,已成为天津大学每学期伊始的一项传统。学校领导、两院院士、杰出校友和抗疫英雄都曾登上过这个“天大讲堂”,结合自身经历故事,讲述党史国史,启发天大学子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课堂成为有温度的党史育人阵地
33岁的思政课教师程斯宇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课堂上的板书成为“明星教师”。一幅让学生们肃然起敬、赞不绝口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手绘示意图,其背后是程斯宇日复一日的挥洒汗水反复练习。
3年前,程斯宇来到天大任教,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时他发现,板书更能引起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便尝试将板书运用在日常教学中。
“既然讲这段历史,那就一定要把它讲好、讲精彩,这是一种信念和热爱,也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信仰和情怀。”程斯宇说。
像程斯宇这样的教师并非个例。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都已行动起来,以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方式,把党史教育内容融入每门思政课程中,让思政课成为有温度的党史育人阵地。
不仅是思政课,其他学院的教师也将党史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全方位的育人大课堂。文学院的“汉语修辞学”课程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和用词特点分析汉语修辞,加深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认识;法学院的“行政法概述”课程,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置于中国国家治理的理论体系中进行系统讲授,使学生具备解决中国特色行政法、行政诉讼法问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了有力的协同效应。
多彩活动中党史育人润物无声
新学期伊始,天津大学校史馆里的张太雷展室成为全校最“火”的课堂—— 一堂名为“一封家书探初心”的情景教学党课在这里上演。这堂情景教学课是围绕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校友张太雷仅存的一封家书展开的。1921年,张太雷在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前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向妻子和母亲表达了自己放弃做官发财之路而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决定,谈到自己“谋将来永远的幸福”的初心。
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在师生中产生热烈反响,自动化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曹严说:“张太雷用自己短暂但崇高的一生,实现了‘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我们要向先辈学习,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天津大学,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组织的各类党史教育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因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深受师生喜爱,立德树人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实现润物无声。
学校组织的“重温党史故事·探寻求索之路·勇担时代使命”学生思政理论宣讲大赛受到学生热捧。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室里,学生们可以参与党史体验活动,戴上VR眼镜,沉浸到长征的风雪历程中,与红军战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学生们虽身处虚拟仿真实验中,却受到了真切深刻的党史教育。
本学期,天津大学还将举办“建党百年铭初心,红色场馆我来讲”京津冀邀请赛,三地大学生根据选定的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等VR红色场馆,以讲解员的身份,生动、翔实地讲述场馆中的党史故事或事件,体会百年初心矢志不渝。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3/20/content_591746.htm?div=-1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教育报头版:立德树人大课堂——天津大学多渠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相关推荐
- 科技日报:天津大学VR团队让“画中人”走出画框
- 天津日报:冻哭地图也不能冻哭你!——寒潮来袭天大学生为门卫小哥哥和志愿者老师送上热水和暖贴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新冠肺炎”火线指挥官捐献医学奖学金 天津大学设立“吴琦医学奖学金”
- 中国日报网:中法合作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 天津大学与法国驻华大使馆签约共建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
- 每日新报:女大学生专场招聘 正式启动
- 天津广播:听了节课却像打了场仗,这是什么斜杠老师?
- 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获批 “天津市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命名
- 天津大学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天津大学启动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预案
- 今晚报:天津市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 2金3银!天大在第六届“互联网+”大赛中取得我市历史最佳成绩
- 每日新报:天津大学直属医院布局滨海新区
- 科技日报头版:“嫦娥”月球挖土前,他们造了11年“月壤”
- 天津大学“读书月”里品读家国情怀
- 我校“有医说医”实践队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十佳团队
- 天津大学党委巡察组召开第三轮巡察情况反馈会
- 每日新报:刺骨寒风挡不住 温暖心意来相送 户外工作者 天寒地冻坚守岗位 义工志愿者 爱心礼物传递手中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天津大学-彩虹鱼海洋传感器产学研创新中心”正式签约成立
- 科技日报:发展燃料电池,让未来出行更“氢而易举”
- 今晚报:祖国“小角落” 青春大舞台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