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祖国“小角落” 青春大舞台
(《今晚报》 2019年05月28日 第03版)
本报讯 《中国青年报》昨日头版刊发记者胡春艳采写的文章《基层“炼金” 让青春迸发光和热》,介绍了天津大学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过去的7年里,天津大学有462名选调生赴基层就业。今本报转发如下:
25岁的孙梦宏有着比多数同龄人更丰富的经历,她当过西部计划志愿者,也做过国际汉语教师,从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当一名基层选调生,去西藏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与她同年研究生毕业的芦寿青,放下了满脑子的创业梦,到黑龙江省基层体验农村的生活。
他们的同学骆胤成则去了云南,他想把这段青春时光交给散落在一座又一座大山深处的农家。
如今,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挤进象牙塔求学的年轻人,和孙梦宏们一样,不再只盯着“北上广”的光鲜高薪工作,而是选择把自己的人生半径拉得更长。
“家国情怀”是天津大学每名学生都要上的毕业一课。在过去的7年里,天津大学有462名选调生赴基层就业。仅2018届毕业生中,就有206名学生选择到祖国的小角落扎根,人数较2017年增长133%。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基层、选择基层,天津大学从2017年起开始组织“青苗工程”专题培训班,受益人数超过1000人。
当真正投身到祖国那些偏远贫瘠的土地上时,这些刚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甚至连农村都没去过的年轻人才发现,那些遥远的地方并不是想象中的“诗和远方”。
“美丽诱人”是喜欢冒险的孙梦宏曾经对西藏的想象。这个在繁华大都市长大的女孩,如今是西藏昌都市察雅县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个数据需要反复核实,一份材料常常改上三五遍,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她明白“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谈,唯有踏踏实实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具体问题”。
骆胤成从今年2月底开始驻村扶贫,饮食不惯、住宿不便、语言不通、理念不同……这些都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繁重,也体验到了应付各种表格的疲惫。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一大早起来又得翻山越岭入户调查。在两个月的基层扶贫工作中,骆胤成入户核查了596户。这样的经历也让他真正明白,扶贫工作人员必须驻村、入户调查,才能了解实际情况。
今晚报:http://www.jwb.com.cn/jwb/html/2019-05/28/content_3_2.htm
(编辑 赵晖 雷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今晚报:祖国“小角落” 青春大舞台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助力嫦娥五号月球“挖土”
- 杨贤金会见南开区委书记杨兵一行
- 中宏网:经济学大咖与新锐对话 共商新时代新格局新使命 ——第二届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学分论坛成果斐然
- 最炫入学大礼包 AR喊你来报到——我校发出2019年首批本科生录取通知书
- 人民日报:“会说话的景观墙”扮靓美丽乡村
- 经管学部主任霍宝锋教授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 天津大学仰大勇课题组Nature Communications:聚合物纳米框架中DNA时空编程级联组装赋能核酸药物精准递送
- 央视新闻:教育部 “我和我的学校”网络接力活动启动
- 杰出校友古宣辉先生回访母校
- 我校在“中国好主播”——大学生电商直播就业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
- 健康报:天大研发智能口罩可检测呼出气有无病毒
- 中国青年报:冯骥才:带着年轻人从年画中寻找年味
- 我校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举行教育合作会谈
- 不停教不停学,天津大学打出“云上组合拳”
- 科技日报:3D打印软性机器人可应用于人工肌肉
- 今日头条:天津大学用课程思政向疫情宣战
- 新华社:“异乡非异客”——缅甸青年中国留学记
- 10月15日校报推介:纪念建校125周年特刊——校庆活动纪实 校庆花絮
- 天津大学扶贫超市开业
- 福州晚报:天津大学科技成果在我市良性转移转化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