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头版:天津大学,学子们的异乡年,暖!
《今晚报》(2021年1月31日 01版)
本市高校近日陆续迎来寒假,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各大高校的留校学生比例比往年有所增加。记者昨日走访天津大学得知,寒假期间,校内自习室、食堂、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都会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有序开放,学校还将开展不同主题的课内外活动,温暖学子们的“异乡年”。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不回家过年。”昨日12时,博士一年级学生王轶涵来到学三食堂用餐,一份宫保鸡丁、一份酸辣土豆丝,这套既经济实惠又美味营养的午餐让王轶涵吃着舒心,“我家在济南,权衡再三,放假决定留下。学校各类保障十分周全,足不出校就能满足日常所需,与其旅途上辗转奔波,不如留在这里,家人更放心。”
“上个星期,我们引进了测温机器人,能同时对进出人群实现多点监测,防控流程和效率大大提升。我们还增设了热饮吧、面点屋,方便大家随时购买外带,以减少人员聚集。此外,我们建立了晨检记录、消杀记录、冷链人员及食品防疫记录三本台账,做到食品24小时可监督可溯源。”学三食堂店长夏茂告诉记者,寒假期间,学三食堂班子全员上岗,每日凌晨3时开始作业,确保12大风味、17个窗口尽数开放。
今年春节,让山东籍博士研究生王宪全选择留津的,是日益紧张的毕业论文和研究课题。“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都照常开放,这可真是给我吃了定心丸。”王宪全告诉记者,对于仪器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来说,实验室项目是个“拿分项”,留下来就是为了查阅资料、实操实践更方便。昨日16时,结束了一天学习的王宪全回到宿舍,在楼栋口,宿管老师一边测温一边叮嘱:“回屋别忘及时通风消杀,口罩、酒精不够了就跟我说。”
“针对留校学生,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暖心工程’,老校区部分食堂建立了‘暖心空间’,开辟专属区域供大家就餐、学习、小憩,新校区推出的‘十月书香’特色餐饮服务,今年春节也会连市经营。”后勤保障部副部长路宝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后勤保障部包括餐饮、物业、保洁等在内的千余人坚守在假期岗位。“年三十晚上,除了免费年夜饭,我们还会组织包饺子、看春晚等主题联欢活动。”路宝顺说,希望天大所有的外地学子们“异乡过年,年味不减”。本报记者 李杨
图为食堂工作人员为留校学生打餐。 本报记者 李杨摄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1-01/31/content_15353_3968237.htm
(编辑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今晚报头版:天津大学,学子们的异乡年,暖!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清明之际的感念与告慰
- 人民政协报:天津市委统战部召开高等院校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座谈会切实发挥党外人才“蓄水池”功能
- 光明日报:一棵痴迷“精馏”的大树
- 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天津发力人工智能产业
- 《信仰之路》 ——天津大学离退休教职工 “学习党史 献礼建党百年” 百人百日百篇百词经典诵读活动顺利开幕
- 中国报协网:邹瑞阳:“捕捉”癌症的“前科学家”
- 马寅初经济学院举办学术报告会庆祝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主题活动发布
- 新华社:就业招聘“云上见” 跨越千里“保就业”
- 天大本科生设计神奇灶具拿了特等奖
- 【2019毕业季】为梦想而奋斗——校长金东寒在2019届研究生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牢记使命担当、不负青春韶华” ——“开学第一课”引发新生热烈反响
- 中国科学报:天大研发可检测病毒的穿戴设备
- 我校参加第十一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并与日本高校举行座谈
- 天津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会议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马凯学:面向市场需求和产业生态走好创新自强之路
- 天津北方网:复苏 这个春天最美的旋律
- 香港文汇网:天津大學成功研發「智能變色液晶高分子薄膜」
- 新华社:弘扬科学家精神 《天大先生谈治学》出版发布
-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红叶季”活动掀起摄影诗歌热潮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