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红叶季”活动掀起摄影诗歌热潮
红叶之秋享受诗性校园
本站讯(通讯员杨扬 图片由冯研院提供)11月3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伫立着诗人徐志摩铜像的庭院里,洋溢着诗情画意。天津大学校园内外的摄影与诗歌爱好者相聚在这里,参加“我境·2019红叶季”活动,一起欣赏佳作、朗诵诗歌、捡拾红叶、拍摄秋景,伴随着音乐,享受诗意的大自然,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
天津大学春有海棠,秋有红叶。每年秋天,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满墙青藤变成一片壮观的红色海洋,被网友评为全国“十大校园美景”之一。建院十周年,学院又竖起一尊“老校友”诗人徐志摩的铜像,把“诗魂”带进校园中。红叶诗魂,天人合一,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美景,吸引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驻足欣赏。今秋,冯研院以红叶作为名片,发起“我境·2019红叶季摄影诗歌征集活动”,邀请人们来捡拾红叶、拍照赋诗,上百首诗歌、数百帧照片涌入投稿邮箱。投稿者不仅有天津大学各个院系的师生,还有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摄影、诗歌爱好者。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把学院的美挖掘出来,留住了校园的红叶之秋。而这次活动的高潮,便是3日下午举办的“我境·2019红叶季”线下活动。
这个午后,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不同于往日的静谧,充满了欢声笑语,签名板前人们纷纷留下自己的名字;红叶诗墙下,大家品评优秀摄影、诗歌,还贴上自己手写的新作。忽然,歌声从人群中响起,北洋合唱团在徐志摩铜像前“快闪”聚集,用音乐开启了“我境·2019红叶季”的活动。活动中,著名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与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为5名最佳摄影奖得主和5名最佳诗歌奖得主颁奖。天津大学的师生、社会公众的代表以及两名诗歌奖得主,纷纷登台朗诵吟咏秋天和红叶的经典诗歌以及获奖诗作。北洋合唱团、北洋吉他协会、北洋古琴社则用精彩的表演为活动助兴。摄影、诗歌、音乐……大家都参到美的发现与表达中来,感受大自然,尽情享受校园生活。
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提出“爱美、爱校园、爱大自然”的美育理念,希望在天津大学这座以理工科著称的高校里发挥人文学院建设校园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学院通过开展北洋文化节、大树讲坛、遗产日、红叶季等一系列人文活动,打通科学与艺术、人文与自然的界限,不断丰富和滋养天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
(编辑刘晓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红叶季”活动掀起摄影诗歌热潮
相关推荐
- 李家俊会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彦敏一行
- 天津工人报:天津大学公益助农营销大赛开赛 用“真金白银”助力消费扶贫
- 人民网:“云赏花”!全国高校邀你“宅”家遍览校园春色
- 天津北方网:复苏 这个春天最美的旋律
- 中国青年报:疫情让不少年轻人闹起“副业慌”
- 津云:助力智慧医疗,天大学者获得这项国家大奖!
- 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同志一行来访我校
- 市领导深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调研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师生打造“带不走”的扶贫队
- 经济参考报: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确保供应链稳定安全
- 新华社:新型水凝胶让癌细胞“共享实时位置”
- 天津日报:天大团队合成新型蛋白材料
- 人民网:天津大学发布“最强大脑”隧道巡检机器人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 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红星一行来访我校
- 津云镜头:邓亚萍来了!她的“开学第一课”家长比学生更兴奋!
- 1金2银1铜!谢辉教授团队在2021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大赛中斩获佳绩
- 12月15日校报推介:综合新闻、教师风采、大学文化
- 青海日报:铭记于心 感恩奋进 ——我省干部群众热议教育援青十周年
- 人民网:大学校园秋意浓,你为哪抹秋色打call?
- 党办校办党支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