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天大团队自主研发“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随长征八号入轨
津云新闻讯:12月22日上午12时37分,“长征八号”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天津大学李峰辉博士创业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搭载此次发射的 “元光号”卫星顺利入轨,一个由80颗在轨卫星全球组网的“气象北斗”——“云遥星座计划”进入了加速布局期。
GNSS掩星气象探测载荷是一种新型星载遥感综合探测设备,它可以连续探测到0~60km大气层大气的折射率、温湿压以及100~800km电离层的电子含量和电子密度,能为地球表面大气层及电离层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对于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地震预报等具有重要价值。
李峰辉团队历时数年研制的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同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同时探测全球多个区域的掩星数据,实现从大气层到电离层的连续探测。
“这款GNSS掩星探测载荷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并在轨收集海量的掩星信号。‘云遥星座计划’就是将这款掩星探测载荷分布在80颗卫星上,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气象探测网,提供实时性优于20min的气象预报信息及地震短临预报信息。这个全球组网填补了我国探测空白,能解决卡脖子问题。” 李峰辉举例介绍,因为没有自主研发的全球远洋气象导航系统,几乎所有的中国远洋船舶都不得不使用国外公司的气象导航服务。不仅每年要支付几十亿元的服务费,还要将船舶技术资料、船舶动态及载货信息随时报告给对方,这不仅暴露了商业机密,还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云遥星座计划’将打破国外垄断,就像气象界的‘北斗系统’。” 李峰辉透露这次发射是今年的第三次,为后续业务星运营奠定了基础,2021年 ‘云遥星座计划’将进入布网快车道,计划2023年全球组网初步完成。(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天津日报记者 姜凝 通讯员赵晖 )
津云:http://www.tjyun.com/system/2020/12/22/050786948.shtml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津云:天大团队自主研发“云遥GNSS掩星探测载荷”随长征八号入轨
- 上一篇:北方网:天大启动“云遥星座计划”
- 下一篇:科技日报:天津大学打破导师终身制
相关推荐
- 搜狐网:张中祥:跨国企业不可能离开中国回迁欧美,中国应高度重视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
- 中国教育报头条: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掀起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
- 陇南新闻:天津大学定点帮扶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 半岛网: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青岛)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 河北日报:定州以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 中国视窗:天津大学博士打造中国首个商业GNSS掩星探测载荷
- 新闻联播:天津大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天大科研团队为骨科医生开发“云处方”
- 3月30日校报推介:建党百年:战斗在“一二·九运动”时期的北洋学子、深切怀念我校建筑学院教授聂兰生、我校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 海南日报头版: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琼举行
- 天津广播:李鸿忠到天津大学调研检查并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 科技日报:借助“云端诊疗”,天津进行远程医疗扶贫
- 央视新闻:天津大学为新中国庆生同唱一首歌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向全国高校发出“扶贫英雄帖”
- 人民日报:“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访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青木信夫
- 北京晚报:“全国美食给武汉加油”上热搜
- 央视新闻:战疫情·高校与祖国同频共振
- 天津大学召开院级党组织书记会
- 北洋大讲堂故宫文化系列开讲:首期邀请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主讲
- 我校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