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播:嫦五成功落月,“星际挖掘”有咱天津人的参与!
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这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在地面控制下,将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月球样品。
图表:嫦娥五号探测器实施动力下降并成功着陆 将在预选区域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你可知道,这个“星际挖掘队”背后,还有咱天津“月球打工人”的功劳!
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造土”助“力”嫦娥月球“挖土”
空间力学团队徐家福高级工程师(右四)与团队成员测试着陆器各种试验面的材料参数
当嫦娥五号着陆器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顺利展开太阳能帆板,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空间力学团队师生们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嫦娥”飞月前,在模拟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地面试验场,团队圆满完成了20多种“嫦娥”在月球着陆的工况,以确保着陆器稳稳地踏上月球的土壤。与此同时,空间力学团队在羽流与月壤相互作用、模拟月貌区、稳定性试验面、“嫦娥”再返地球大气层的稳定性和姿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都为此次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采样返回,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挖土”。事实上,早在2009年,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崔玉红教授和王建山教授就开始在实验室里“造土”——寻找各种合适的材料,尽量符合月球表面土壤的各参数,部分成果最先应用于嫦娥三号。此次嫦娥五号降落在吕姆克山,同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地点不同,并且着陆器的重量不同和任务不同,在月貌试验场内,空间力学团队根据不同参数顺利完成了20多种不同的月貌模拟试验,特别是模拟出月坡、月坑、月石等多种组合和极端工况。
模拟月貌打好了“地基”,要想让“嫦娥”五号稳稳落月,并确保所搭载的各种敏感设备不受“内伤”,空间力学团队圆满完成了着陆器稳定性试验面和着陆冲击试验面的研制:模拟出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受力环境,满足着陆器着陆时四条“腿”的三级缓冲装置的受力和变形的着陆冲击试验。同时,针对“嫦娥”落地时,也全面模拟了可能会碰着石头、遇到斜坡等各种极端工况,确保“嫦娥”无论遇到什么着陆情况,“腿”都不会受伤,稳稳落月,并保障搭载的敏感设备正常工作。
空间力学团队徐家福高级工程师(左一)与屈川工程师(右一)测试着陆器试验面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
同时,在着陆器接近月表时,发动机喷出的高速、高温与高密度气体迅速向月表外部真空环境膨胀、扩散,形成羽毛状流场,即羽流。羽流冲击到月球土壤表面,导致月壤颗粒的四处飞扬,并在月球表面形成月坑。月坑对着陆器的着陆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飞扬的月壤颗粒也会影响着陆能见度和视野,甚至这些颗粒粘附在着陆器设备表层,覆盖在光学仪器表面,使得它们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空间力学团队针对月壤颗粒被扬起的临界质量和月表形成月坑的尺寸、月壤颗粒受力影响因素、月壤颗粒相互碰撞问题、月壤颗粒的扩散问题和月壤颗粒与发动机羽流双向耦合问题等,提出了原创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的成果为嫦娥五号着陆器稳定着陆保驾护航。
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分为“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五号将要完成的正是这最后一步的“回”,并且是带着月壤样品回到地球。返回器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稳定性和姿态分析,也是空间力学团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比对,团队提供了不同的工况助力返回器以“最舒服”的姿态安全进入大气层。
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崔玉红教授和王建山教授近十年一直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计划等项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着陆器,也将应用在未来的嫦娥系列着陆器上,为我国探月工程提供重要研究方法和关键参考数据。
天津广播:https://mp.weixin.qq.com/s/NHXLoc9IPuVO0peERSsYCQ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广播:嫦五成功落月,“星际挖掘”有咱天津人的参与!
相关推荐
- 中国青年报:天大研究生团队开发“天目”,一秒开出云处方
- 天津日报:来自山西的张晋元 ── 和自己“赛跑”
- 【校报特稿】天大·人物:记我校化工学院教师李炳志 访我校环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宋春风
- 中国日报:学党史入脑入心还需动手 天大学子用乐高搭建百年党史学创业精神
- 天津大学党委研究巩固并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 天大智慧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争议解决机制调研报告》中文版正式发布
- 今晚报:李鸿忠到天津大学随堂旁听思政课
- 海南日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
- 化工学院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出席
- 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
- 央视《文化十分》:冯骥才谈读书
- 致敬五四百年 唱响青春主旋律 ——天津大学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纪实
- 央视新闻:王静康:我和我的祖国,最难忘的一瞬间
- 深圳发布:报到!深圳第15个高校正式亮相,迎来首届学生
- 光明日报:杨绍琼:“海燕”劈波斩浪,带你探知海洋
- 中国青年报头版:“十四五”规划为青年发展开拓新赛道 新一轮改革开放 年轻人一马当先
- 天津大学与上海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光明日报:本科专业为何这样调整
- 天津日报:天大教授获国际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 津云:推动智慧建筑与零碳城市产教融合发展——天津大学打造跨界创新要素“引力平台”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