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天津大学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论证会召开
2020年10月11日,天津大学申请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论证会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出席论证会并致辞。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刚,文科办主任、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何芳,研究生院学位办秦朝霞及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师代表参加论证会。
论证会由教育部高校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新风研究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苏发祥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高级编审,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春彦教授。
雷鸣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专家论证会也许会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9月22日,冯骥才先生代表文化教育界向习近平总书记做了《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的重要汇报,提出当前非遗工作中“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的思考与观点,指出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科设置与非遗保护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对先生的提议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李家俊、校长金东寒先后与冯骥才先生当面交流、研究学科设置工作,学校开辟绿色通道,研究生院、文科办等部门和相关学院“卷入式”参与,与冯研院一道推动学位点申报工作。冯研院建院15年来,在冯先生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批国家急缺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保护了大量的文化瑰宝,形成了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理论建树。在冯先生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三个“国字号”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相继在这里落户,为我国民间文化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保护、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保障与科学支持,在天津大学人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将在政策、资源、队伍等方面,全力支持以冯骥才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队伍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方面的实践。
会上,郑刚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天津大学“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战略布局和我校自主审核工作开展情况,希望与会专家对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助推我校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叉学科。
在听取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研部郭平关于学科建设整体情况的汇报后,与会专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天津大学申请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及天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对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三大研究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本校建筑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凝炼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已具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良好基础。经过专家组集体讨论,一致同意天津大学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议进一步明确学位点学科定位,突出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冯骥才先生表示,文化遗产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之本与资源,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凭据。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意义重大。但这一工作需要科学保证。要对这一博大缤纷的文化遗产进行学术梳理,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认知理论和研究体系,还要在教育科目中树立独立的学科门类,培养非遗保护中亟需的专业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指示我们,要“先觉、先行、先倡”。遵照指示,我们一定站在时代的前沿,开拓进取,完成新时代交给我们使命。
冯骥才先生还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任重道远,既有基础理论的建设,清晰有序的分类,也要做好教材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的建构等等。我们这个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们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时代重任担在肩上。让科学保障我们的文化遗产永不失却本色地传承下去,并永放光彩。
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www.cet.com.cn/whpd/hkt/2677683.shtml
(编辑 刘晓艳 李杰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经济新闻网:天津大学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论证会召开
相关推荐
- 光明日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展合同已签93%
- 中国科技网:破解噬菌体特殊DNA有望对抗超级耐药菌感染
- “北洋医学讲堂”系列之中荷医学前沿学术报告会召开
- 央视新闻:[24小时]教育部 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 “天籁之音”献礼伟大祖国 天津大学隆重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
- 经济日报:构建强大智慧安全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
- 疫情留校,我们扮靓宿舍快乐生活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智慧教育点亮校园
- 今日头条:天津大学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
- 光明网: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培养联盟成立
- 革命先驱初心不改 纪念张太雷同志诞辰122周年
- 中国—东盟高校赛艇活动暨2019赛艇测功仪比赛在天大举办
- 福州市副市长李春一行访问我校 推动校地合作
- 天津日报: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天津抗击本土奥密克戎疫情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 天津工人报:天大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有望成为高科技设备“超级电子皮肤”
- 科技日报:免疫疗法遇上多能干细胞 实体肿瘤或有了新克星
- 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一行赴福州大学调研
- 新闻联播:中央宣讲团在天津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人民日报:天大出版社两套丛书获得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 人民日报:99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再缴个税 专项附加扣除 减税精准“落袋”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