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构建强大智慧安全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
《经济日报》 (2020年6月24日 11版)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品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信息等全过程协同的组织形态。制造业供应链体系是各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制造业供应链交互融合形成的有机整体,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未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关键是要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综合实力,进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构建强大、智慧、安全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健全的供应链体系是保障一国制造业安全的重要基础。应该看到,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是我国更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将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突破传统边界,实现上下游企业的有效整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当前,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正朝着敏捷化、短链化、智慧化、生态化、安全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更好健全和完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需把握全球发展大势,谋划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现实路径。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制造产业链条,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亦不断提升。然而,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仍十分不足,在供应链主导权、安全性、有效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明显。我国企业对制造业的高端环节缺乏控制力,许多关键设备仪器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供应链模式不够先进,制造业运作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企业的运作模式大多缺乏战略性采购和与供应商合作的意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尚未有机统一;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供应链模式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程度不高,供应链体系中的信息孤岛、数据分割、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上下游企业缺乏联动等问题突出,供应链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程度较低,敏捷化、柔性化以及可视、可感、可控的能力有待加强。
着力构建强大、智慧、安全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要瞄准当前制约制造业供应链更好发展的痛点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关键性问题。
第一,完善供应链体系,优化供应链结构。需以重点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为抓手,认真梳理现有供应链体系、结构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供应链的各类主体、战略资源、变革趋势等,针对核心问题与短板弱项进行战略性系统设计与规划,不断完善和优化供应链体系与结构。引导和推动制造业企业从传统职能管理转向流程协同管理,从线式链式结构转向网状非线性式结构,从分立式关系转向深度融合式关系,从简单粗放管理转向精准用户驱动管理,从单一组织内部管理转向跨组织、跨平台、跨体系协同管理,从纵向一体化转向平台生态化。
第二,健全制造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物流枢纽城市和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实现物流网络省际互通、市县互达、城乡兼顾,积极推动跨地区以及跨境的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内外结合、无缝衔接的物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为制造业供应链创造时间与空间价值。同时,加快促进以订单驱动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完善电子商务、跨境交易平台等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现代商贸流通融合发展,增强供需对接能力。围绕开拓全球市场,带动优势制造业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鼓励与支持各类制造业企业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对接协同,实现供应链全链条数据共享和流程可视。完善行业供应链数据开放规则,促进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构建强大的信息流服务体系。
第三,大力提升供应链智慧化水平。一是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装备与工艺智能化,推动智能装备及其零部件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二是推进供应链全链条管理数字化,支持核心企业加强全链条数据管理,实现供应链透明管理,支持重点行业打造供应链数字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监测分析、大数据管理、质量追溯、标准管理等公共服务;三是推动供应链决策智慧化,推动一批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建设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
第四,加强对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规划设计。要高度重视制造业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开展全球供应链安全战略研究,制定我国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安全战略,建设并完善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实时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于一体的企业、行业和国家供应链综合防御体系,构建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安全性评估制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一批重点制造行业,对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全球供应链的“备链”计划,形成重点行业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加快培育一批全球和区域供应链“链主”企业。推动优势企业以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知名品牌、标准制定、营销网络为依托,增强对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快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链主”企业。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中的配套作用,鼓励其朝着专、精、特、细的方向发展,推动形成以“链主”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相配套、高校科研机构与金融机构相协同的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组合式、协同化、敏捷型的区域供应链合作与创新网络。
第六,加强全球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整合和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性思维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加强对供应链基础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联合培养供应链领域专业人才。重视供应链战略与规划、采购、物流、运输、仓储、报关、信息、金融等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加强高等学校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济日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117856&from=singlemessage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经济日报:构建强大智慧安全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
相关推荐
- 法学院与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新闻网:新型人工肾: 让透析不再是患者救命的“最后底牌”
- “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姚建年院士为分子+研究院师生带来“开学第一课”
- 天津新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 人民网:无需调控而胜任不同任务 这种AI更接近人类思考方式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 科技日报:天津大学礼聘直属医院管理团队 医工结合医教协同打造高水平医疗卫生体系
- 天津大学研究生开展“喜迎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
- 齐聚云端 相约天大——天津大学举办第九届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
- 天津教育报:市教育两委举办天津市大学生思政辩论赛——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
- 天津大学获准建设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 津云:诺奖得主弗朗西斯·阿诺德受聘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 兰州日报:天津大学联合爱心机构为甘肃宕昌捐赠518万元医疗设备
- 城市快报:天津市第十三届社区教育展示周暨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举办
- 我校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
- APSEC's 2nd Five-Year Work Plan 正式获得21个APEC经济体认可
- 李家俊参加精仪学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 天津广播:喜讯 | 天大校长金东寒就任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系中国人首次担任
- 天津日报:天大举办2020年招生政策发布会 在津招生计划为670人
-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天津市中特中心天大基地召开工作研讨会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