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冯骥才:“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体系”
总台央广记者侯艳
9月22日,围绕“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是发言的十位代表之一。
从作家、画家,到非遗文化保护人。2001年起,冯骥才带领团队走遍山山水水、乡野小径,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规模、全方位的田野普查、挖掘与记录。这次座谈会上,他的发言主题就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体系”。
冯骥才:我们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的抢救,是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基本是抢救性的保护,到现在有20年了。现在中华大地上到底有多少非遗,我们基本上也清楚了,我认为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一个科学保护的阶段。
杨柳青画乡宫庄子要拆除,冯骥才赶去做“临终抢救”,挖掘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这些非遗已进入政府保护范畴。然而,进入名录的非遗仍不能高枕无忧。由于非遗是承载在人的身上、活态的文化遗产,不科学保护就有可能“得而复失”。为此,冯骥才提出,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
冯骥才:我们的文化遗产可以讲80%~90%后边是没有专家的,我们的学科建设跟不上。总书记说,希望教育部门去研究这些问题,怎么样让我们的非遗能够进入学科。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冯骥才说,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研究越多,了解越多,越会激发出坚定的文化自信。
冯骥才:因为我们中华文化确实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一方面我们博大精深,一方面我们自成体系,还有一个我们有我们自己崇高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长江大河一直没有中断过,直到今天还保持着活力。
文化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时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道,作为“四个自信”被写入报告。习近平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和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冯骥才:我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跟我们当代的文化、当代的生活、时代的精神、人民生活的需求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审美的需求需要融合起来。我们要致力于创造能站在时代的高峰,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有巨大感召力的感染力的,而且有独创精神和审美精神的作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习近平在考察中多次调研了解相关工作,山西云冈石窟、云南和顺古镇、甘肃莫高窟、嘉峪关、广东永庆坊、北京大运河、陕西西安城墙……一串串足迹,一次次关切。
习近平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他坚信:“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2016年,习近平在出席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后,看见时任全国文联副主席的冯骥才,他握着冯骥才的手嘱咐了几句话,让冯骥才感怀至今。
冯骥才:他说你还做文化遗产工作吗?我说我还做。他跟我说了这么两句话,我记得非常深,他说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好,然后他又加重语气的说了三个字:很重要!说句实话我很动感情。我知道这个感情是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感情,对我们民族的感情,它太重要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做这个工作的人,我们会坚守的。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https://mp.weixin.qq.com/s/s1oTguOPphxkt-wzEUoLew
(编辑 张华 陈铮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冯骥才:“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体系”
相关推荐
-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举行
- 新华社:大学生为一线战“疫”人员子女义务助学
- 第一届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智能制造学术论坛召开
- 城市快报:化学链技术“启明星”
- 中国网:教育部发力本科建设 打造“金专”“金课”
- 人民日报:科学家发现抗癌新对策:金银纳米机器人
- 毕业季:我们一起走过的四年难忘时光
- 天津大学新增2个本科专业
- 科技日报:无碳绿氢制取,7名本科生的“双碳”探索
- 中国科技网:纳米颗粒精准投药 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程
- 智算学部举办空中讲堂: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头研发先进的系统软件
- 人民日报:天大教授罗杰威——“开展科研需要国际合作”
- 新华网: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经济日报:天津大学:开展“致敬最美逆行者”寒假云课堂
- 陈海霞教授课题组发表活性肽抗菌机制研究高水平综述文章
- 科技日报:五四青年节,天大学子“有点忙”
- 中国科学报:天大新技术为呼吸道粘膜防护开辟新途径
- 经济日报:发挥制度优势 增进人民福祉 ——各地广大干部群众热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40万个口罩 山东京博助力天津大学抗击疫情
- 孙佑海院长为新工科学生讲授人工智能法律通识课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