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蒋明镜教授的“北洋能源与环境岩土团队”承担了我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地面火星地表研制项目。“我们的主要任务可以形象地称为‘再造火星表面’,我们团队被很多网友形象地称为 ‘造星’团队。火星上的重力只有我们地球的1/3,模拟火星地表地貌形态等环境特征,对于未来探测器在火星重力环境下成功着陆具有重要意义。” 蒋明镜介绍,他们的研发内容主要包括:模拟地表成像区域基础场地、工作区基础场、火星地表特征、模拟火壤着陆试验床、火星表面激光和微波特征等。
图为研究团队模拟火星石状表面
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钻研,蒋明镜教授带领团队在河北怀来“造星”成功:顺利建造了着陆器着陆点的典型火星地表;模拟了接近火星表面真实形态的火星地表地貌等视觉环境并满足试验器对可见光、雷达和激光的反射要求;为火星验证器携带的火星探测器设备提供类似火星的探测环境等一系列任务。并于2019年11月14日成功地进行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着陆器悬停避障是我国火星工程研制进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试验火星探测器稳稳落下,标志着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圆满成功,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此后我们又做了模拟火星土壤承载特性、火星表面数字模拟等研究,此外我们团队也在做一些小行星探测研究。”蒋明镜介绍说。
图为研究团队模拟火星坑状表面
蒋明镜教授及其团队为火星探测着陆做出的显著贡献,得到了项目主管单位的充分肯定,团队被授予“火星着陆综合试验场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7个月后火星见。天津大学的‘造星’团队要为中国人深空探测做出‘天大’的贡献!” 蒋明镜教授说。(责任编辑:朱虹)
人民日报客户端: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761269/5682766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相关推荐
- 天大智慧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争议解决机制调研报告》中文版正式发布
- 新华社:青年故事|师燕超的“爆炸”人生
- 天津大学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座谈会
- 我校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津云:天大45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 光明日报:天津大学研制出3D打印软性机器人,可应用于人工肌肉
- 张凤宝慰问大科学装置项目现场一线参建人员
- 光明日报:2020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走进天津大学
- 天津大学医院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
- “礼赞新中国 奋斗新时代” 天津大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咏活动成功举办
- 中国科技网:“云遥气象”网络又添两颗新成员
- 校领导与学生们一起为天大125周年庆生
- 福州晚报:定了!418亿!腾讯、华为、滴滴……要在福州做这些!
- 天津大学举办“我永远为你歌唱”合唱音乐会
- “混联机构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顺利通过择优评估
- 天津教育报:天大中秋慰问经济困难新生
- 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安全复工
- 科技日报:天津大学 “读书月”里品读家国情怀
- 张宇航:硬上的“编外”志愿者
- 天津日报头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市高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用奋斗的青春伴祖国同行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