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技术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针对“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 日前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新型混合基质膜制备技术,该技术制备的膜材料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权威期刊《温室气体:科学与技术》封面文章发表。
“温室效应”是当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如何高效捕获并利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捕集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膜材料帮助下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的特点。如何让膜材料“深呼吸”,提高气体分离效率,是采用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瓶颈难点。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创新思路,打破了以水和乙醇作为聚醚嵌段聚酰胺膜材料制备溶剂的常规做法。他们反复实验,探究不同溶剂对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制备溶剂,生成的膜材料中碳纳米管分布更加均匀,“更透气”,有效提升了膜材料气体分离效能和速率。用这种新技术制备的混合基质膜,二氧化碳分离性能接近了目前此类膜材料的理论分离上限。
“新技术为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提供了新思路” 据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成员李润表示,“我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够为未来燃煤电厂和化工企业处理烟气提供有力支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责任编辑:朱虹)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731241/5653438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新技术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相关推荐
- 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展汇报会召开
- 2月28日校报推介:抗疫综述、综合新闻
- 新华社:李家俊: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培育爱国英才
- 天津日报头版:院士团队进驻七里海
- 经济日报:适老化改造:让老人出行不再“磕磕碰碰”
- 千年药乡甘肃宕昌与天大设计总院结缘七载纪实
- 今晚报头版:天津大学校友尹相原出色完成北斗系统“收官之星”发射指挥任务 星火之力点亮航天中国梦
- 天津新闻:深入学悟原理立足用 天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求是》杂志重要文章
- 天津日报:模拟并建造着陆点的火星地表天大助力中国火星着陆器新突破
- 天津日报:全球天大人 携手筑小康 共建地球村
- 今晚报:联组无人“海陆空战队” 12所高校吹响“集结号”
- 河北日报:科技创新为冬奥筹办添翼
- 中国教育报:陈云关于教育的相关论述
- 津云:和平区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揭牌
- 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大学:推出暖心举措 守护独居老人
- 日本创价学会首次访问天津大学
- “倍儿快!”天津大学双校区同日大筛高效完成
- 天津日报:传承红色基因 奋进更加昂扬
- 北方网:“5G智能网联技术联合创新中心”落户天大
- 天津大学设立“吴琦医学奖学金“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