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
本站讯(通讯员李君怡)为推动人文类通识课程建设,实现“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于7月14日在会议楼201会议室召开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雷鸣、副校长巩金龙,教务处、文科建设办公室、人事处、发展战略中心、宣传部以及部分文科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教务处焦魁副处长对我校以及对标高校的通识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建设发展建议。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同志就如何实现学校通识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如何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提出了通识课程开设和改革的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成立通识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完善课程模块化设计,体现有组织的教学;二、考虑未来人才培养需要,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统筹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环节,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三、与学科建设结合,侧重于挖潜各学科的大专家和教授,塑造通识课程优秀典型;四、资源保障调动积极性,通过人事考核机制、学分认定等改革构建通识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科和教师的积极性;五、调研学生需求,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深入调研不同专业学生对于通识课程的需要。
巩金龙指出,学校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文科学院还需进一步结合各学院和学科的特点做好学院的规划,深入思考人文社科类学科如何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发挥作用。
雷鸣强调,要调动教师、学生、校友、专家等深度参与学校的通识课程建设和改革,进一步深入调研学生需求,学习兄弟院校先进做法,组织通识教育研讨会,加强各部门协同联动,做好顶层设计,编制通识教育建设的3年行动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据悉,相关部门和学院将持续围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模块设计等方面开展系列研讨和调研。
(编辑 陈奋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召开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
相关推荐
- 科技日报:天津:拿下诸多“中国第一”只是开始
- 颜晓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特质、系统逻辑和强党功能
- 在视觉包装中“宕”宝寻椒,在思政教育中悟乡村振兴
- 大科学装置建设管理办公室面对疫情积极应对,防疫不松、工作不停
- 科技日报:虚拟仿真技术让网络思政课与历史对话
- 津云: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在天津大学诞生
- 人民日报海外版: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廖国勋到我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搜狐网:长征火箭上新,背后这些“天津元素”亮了!
- 人民网:《俗世奇人》再续新篇 冯骥才续写天津卫的故事
- 天津大学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 天津日报:3319名研究生 尝鲜“新工科”课程
- 著名管理科学家齐聚天大 共议中国管理科学“十四·五”发展战略
- 人民网:零下5℃的寒夜 怕冷的巴基斯坦小伙坚守在天津大学抗疫一线
- 人民网:日本学者、天津大学教授青木信夫
- 人民日报:校友马铖明:传承红色基因 共创美好未来
- 我校召开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与经验交流会
- 深圳发布:报到!深圳第15个高校正式亮相,迎来首届学生
- 青海日报头版: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
- “弘扬爱国精神 献礼七十华诞”——天大师生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