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姚建年院士为分子+研究院师生带来“开学第一课”
本站讯(通讯员 孙晓芳 张祎宁)9月24日上午,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院长姚建年在分子+研究院为师生们讲授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分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和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分子+研究院副院长刘宁主持。
刘宁对活动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她提到,今年是天津大学建校125周年。学校在“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布局下成立分子+研究院,打造以“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为发展战略、以化学化工学科交叉为核心的新兴学院。本次“开学第一课”也将成为厚重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崭新起点。
作为分子+研究院的创始人,姚建年院士以“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为题,与师生们分享了分子+研究院的初心、发展内涵与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理念,并对新生们感兴趣的科研与个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解答与交流。
针对化学的学科优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姚院士为新生们介绍了目前我国化学学科在飞速发展下的机遇与挑战。姚院士指出,分子+研究院应在化学新的反应中寻找新的途径,其“牛鼻子”是新型的催化剂。牢牢抓住“牛鼻子”,进行创新,才能够带动化学的螺旋上升。姚院士以形象的比喻,为分子+研究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化工是天津大学的高原,分子+要打造成高原上的高峰”。姚院士希望分子+研究院通过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能够带动化工在科学原理、化工理论以及装备上的突破。他勉励分子+研究院的师生们为祖国的建设和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对师生们提出了要求,希望师生们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勇挑创新的重担,让分子+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经济以及科学上为国家做出重大的贡献。
秉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育人理念,姚院士深入浅出,教导新生们做学问之前先要做好“人”,鼓励学生们融入到分子+研究院发展创新的主流之中,将研究与兴趣和能力相结合,并对师生们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在场的师生们在姚院士的殷切期望与鼓励中感到备受鼓舞,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活动的最后是佩戴院徽的环节。
姚建年院士为新生代表、2020级硕士生蓝先恩佩戴院徽。
活动结束后,研究院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分子+研究院开学第一课”活动的成功举办,鼓舞了师生们投身于科研工作的热情,增强了新生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同时为分子+研究院以及学科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编辑 赵习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化学,新化工,新产业”——姚建年院士为分子+研究院师生带来“开学第一课”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六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珠海电视台:“琴澳金融沙龙”活动举办 建言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
- 天津大学发出2021年首份录取通知书
- 光明日报:对话三位图灵奖得主: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 新华网:天津大学今年新增三个专业 强基计划招生150人
- 天津日报:廖国勋到天津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激扬青春梦 奋进新征程
- 科技日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 与人体结合能力强于SARS
- 每日新报:天津大学启动“百万资助计划” 开学日给灾区孩子送梦想加油包
- 健康报:腊八蒜中发现抑菌性“化学信使”
- 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正式就任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
- 天津大学发布建校125周年纪念活动公告
- 金东寒出席卓越大学联盟第十次校长联席会议
- 今晚报: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医科大学设立新医科试验班 “四跨”培养医学领军人才
- 中国青年报:弘扬科学家精神 《天大先生谈治学》出版发布
- 冯翠玲为宕昌县师生代表讲党课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校园春晚”在线看 贺岁大片免费观
- 津彩青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人民日报海外版:“TEAM20建筑与规划新人奖”揭晓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扶贫扶到群众的心里去 ——记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第一书记、天津大学扶贫干部冮皓
- 金东寒一行到中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调研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