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天津大学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自愈合材料采用先进的超分子技术合成。顾名思义,这类材料可以不借助外界能源,模仿人类皮肤组织进行自我修复,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电子皮肤、海洋涂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长期以来,现有的自愈合材料一直在极地严寒、深海水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表现不佳,如何在极端环境下快速自我修复成为了自愈合材料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
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利用不同性质的亲水基团与双硫基团,成功合成了可在多种极端条件下快速自愈合的弹性体材料。团队充分利用了不同动态键的协同相互作用,使材料在不借助任何外界能源的条件下,能够同时实现高弹性、高拉伸性和快速修复损伤的功能。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型自愈合材料在室温下可实现10分钟内快速愈合,愈合后可承受超过自身重量500倍的重物。在零下40度低温、过冷高浓度盐水下甚至在强酸强碱性环境中都表现出了高效的自愈合性能,堪称一种优异的“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这种新型自愈合材料对海洋工程、极地、高空、工业废水处理等极端环境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据张雷教授介绍“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材料应用于电子皮肤传感器,让极限环境下的机器人能够感知体表的压力、水流、温度等,为先进电子设备打造真正的‘智能皮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经济导报:天津大学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相关推荐
- 津云:推动智慧建筑与零碳城市产教融合发展——天津大学打造跨界创新要素“引力平台”
- 天津大学携手全国高校谱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 天津工人报头版:天津大学与企业联合研发新型试剂盒 可15分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
- 新华社:天津大学推出多项精准扶贫举措助力宕昌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人民日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 发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天津共识
- 科技日报:天津市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 天津大学顾晓松院士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今晚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炫彩
- 央视新闻:你幸福吗?天津大学开设“幸福课”带师生探求幸福密码
- 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发布
- 中国青年报:科研助理:毕业生的“另一条出路”
- 光明日报:灵魂画手!医科生,又有“神作”
- 校长金东寒看望慰问家庭困难一线教职工
- 《马克思主义研究》:访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
- 人民网:天津大学举办纪念“一二·九”原创新作品合唱音乐会
- 人民日报:天大开“中秋夜宴” 校园成“艺术海洋”
- 津云:院市合作再创里程碑,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 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院士恳谈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 中国青年报:“准考”二字,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 人民日报:能耗超低 建筑变“绿”
- 天津电视台: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