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又一“国之重器”!9月底将在天津完成正负零
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这是对建成后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简称“大科学装置项目”)最清晰的描述。这是继贵州天眼(FAST)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去年10月,项目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破土动工。
今年的“五一”假期,建设者们依然通宵达旦,在这个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攻坚克难。作为天津市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眼下,大科学装置项目正处于土方开挖完成与基础底板施工的转折关键期,预计今年9月底,将完成该项目核心部分实验中心的正负零节点。
因为疫情,今年的春天和往年有些不一样,但对于项目负责人中建八局华北公司的李富强来说,这个“五一”假期和往年却是一样的。“作为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本就应该坚守施工现场,用劳动来庆祝节日,只有保证施工生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我才觉得放心。更重要的是,眼下防疫工作没有结束,这么长的假期,一定要严格管控好假期的人员流动问题……”
“建成后的大科学装置就是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它可以模拟一个7层住宅的地震试验效果,能达到9级的设防加速度!同时,还能模拟地震与次生海啸、洪水等其他多种灾害共同作用下的有效荷载,可以为跨海大桥、超长隧道、水利水电、海底管线、海上平台、大型核电站等‘超级工程’的建设保驾护航,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能成为这个‘国之重器’的建造者,我深感荣幸,不敢放松,也不能放松……”说起建设,项目总工程师于海申滔滔不绝。
但聊到家里,他又满是愧疚。“我女儿的生日正好在‘五一’期间,去年‘五一’就在项目上没回家,今年因为疫情,春节后也一直没回家,前些天给家里打电话,女儿还问我能不能回去陪她过生日……但工程现在正是关键期,‘国之重器’早一天建成,也算是我们为国家尽一份力!”于海申说。
天津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11kjBypkN4tn6-71CgQVIQ
(编辑 赵晖 陈志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日报:又一“国之重器”!9月底将在天津完成正负零
相关推荐
- 滨海发布:坐标“滨城”!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 今晚报头版:我们一起“苗苗苗”
- 科技日报:高校实验技术人才职称改革 通堵点、重实绩,让实验室充满吸引力
- 中宏网:张中祥:新增病例警示深刻 省级风险升级须慎重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召开
- 天津大学召开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论证会
- 天津日报:第20届全国设计“大师奖”天大作品获金奖
- 元英进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
- 天津大学医工结合基金培训会顺利举办
- 每日新报:小学生模仿《俗世奇人》写作成小作家 来津拜访冯骥才 “天津奇人”对话“金华小奇人”
- 光明日报:天大对教学平台进行改造
- 中国教育报:担负起立德树人光荣使命 ——天津大学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发展研讨会在津顺利开幕
- 11月30日校报推介:天津大学第四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大讨论纪实、专家学者谈全球视野下大学文化、“人才培养目标”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北洋—天大百廿五年办学法宝
- 天津大学召开会议传达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
- 中国教育报:天津大学研发新型绿色水系电池进入国家电网光储能系统
- 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
- 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赵灵山一行来访我校
- 第二届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科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如期举行
- 光明日报:天大团队将电池废料变身高效催化剂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