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虚拟仿真技术让工科生在家照样“做实验”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3日05 版
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焦德芳
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了解圆锥齿轮传动的运转方式。
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完成齿轮油泵的拼装实验,掌握齿轮油泵运行原理及拼装结构。 天津大学供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天的大学校园空空荡荡。而在天津大学机械工程教学实践中心,工程图学实验室里却是一番“人声鼎沸”的景象:100多名学生正在试验台前“体验”着《工程图学》的实践大课。
学生们一边观察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一边动手拆装齿轮油泵零件。而大到教学楼,小到齿轮零件,都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生成的,学生们人在家中,即可在线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
在这个特殊的“超长假期”,天津大学师生正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创新线上授课以及实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实验不叫停,求知不掉线”。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誉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金课”。顾名思义,就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模拟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可以在3D空间里完成远程无法完成的复杂实验,体验实验室里难以实现的颇具危险性和破坏性的实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今,这项技术成为解决疫情期间工科生难以完成实验等难题的“钥匙”。
作为中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排头兵,天津大学已经在大部分学院都开展了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其中包括20个市级建设项目和5个国家级项目。如今,该校的4门“金课”入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位居全国前列。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工程图学》授课教师徐健介绍,工程图学是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校有上千名学生选了这门课。这些学生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及境外各地,如今只需一根网线,学生们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能通过线上平台操作实验器材,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虚拟仿真技术给课堂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徐健发现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也在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在虚拟仿真课堂里,所有抽象的知识点都变得具象化,书本上的零件和仪器统统“活”了起来,甚至可以让学生360度无死角地“把玩”。而课堂进度和随堂测验则变成了如同“游戏通关”一样的小竞赛。
有的富有想象力的学生,会顺手将眼前的虚拟零件组装成一个像模像样的“烧烤机器人”,传到朋友圈里炫耀一番。
在天津大学无障碍通用设计研究中心,一扇“神奇”的大门正在打开。
登录电脑教学平台,你会立刻走进一个车水马龙的虚拟城市。小学门口的马路,养老院大厅的扶梯,医院的走廊……学生们要按照“游戏通关规则”,在逼真的生活场景中实验对比,从“第一视角”出发,为老人、幼童和残障人士设计引导标识,分析哪些图案、颜色、尺度更醒目、更具有亲和力。
“你不可能为了一个知识点,把所有学生领到医院或者敬老院。”赵伟是《无障碍通用标识设计实验虚拟仿真实验》这门课程的主创教师之一。“以往,为了让学生认识关键设计要素,我们要购买一大堆设备模拟不同环境下的人体障碍,而虚拟仿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传统教学方式的困难”。
天津大学2017级建筑学院本科生林雨辰则发现,以往书本上冷冰冰的知识点和数据,在体验的过程中仿佛也有了温度。
3月伊始,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将《化工原理》系列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免费向全国开放。全国各地的学生均可登录平台,使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在家里就可以“做实验”。
“我们面向全国高校开放自己的’金课’,也是’硬课’,这其中既有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也有天津市第一个化工类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负责人介绍,学生可以在线完成全部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验,还可以体验在实际实验室很难实现的操作,比如参与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等处置。
“我们正在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作为实验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正在成为‘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中的利器。”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表示,下一步,该校要建设形成专业布局全覆盖、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努力与全国高校携手,共同推进“智能+教育”的新模式。
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20-04/13/nw.D110000zgqnb_20200413_4-05.htm
(编辑 焦德芳 王芷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青年报:虚拟仿真技术让工科生在家照样“做实验”
相关推荐
- 冯骥才获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是独立的艺术生命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嘉奖百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 民主与法制网:天津大学法学院召开“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完善生态环境法制”学生论坛
- 中国科技网:学党史入脑入心还需动手 大学生用乐高搭建百年党史学创业精神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颜晓峰: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科学指导
- “三全五育”:天津大学2021年度学生军训纪实
- 8月1日晚8:30 CCTV-3《百年歌声》来看北洋老学长王炳诚讲述石油人的故事
- 学校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学习进行时(二)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何为一家懂学生的书店? ——听听天津大学海棠书院的回答
- 科技日报:“意念打字”亮相,未来或许真能靠“想”搞定一切
- 中国青年报:种下梦想 静待花开
- 央视新闻:天津大学成功研发能愈合的“超级变色皮肤”!
- 王晓飞教授课题组荣获华为云首届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
- 天津工人报:天大主题绘画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
- 天津大学召开2020年度校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 行笃学之路 铸卓越人生——校长金东寒在天津大学2020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求是学部主题团日活动走进央视新闻联播
- 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培训班(天津)学员赴我校参观学习
- 新京报:用脑电波完成书写,“哪吒”送来天大科技“福”
- 津云:和平区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揭牌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