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李青教授课题组在能源材料水解领域再获重要进展
近日,学校化学化工学院李青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刊物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应用催化B:环境,影响因子:14.229)上发表题为“Assembling amorphous (Fe-Ni)Cox-OH/Ni3S2 nanohybrids with S-vacancy and interfacial e?ects as an ultra-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Inner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sm for alkaline water-to-hydrogen/oxygen conversion”(组装具有硫空位和界面效应的(Fe-Ni)Cox-OH/Ni3S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超高效的电催化剂:碱性水解析氢/析氧内部机理转换研究)的研究论文,这是该课题组2019年以来发表的又一篇高水平论文,此前论文也发表在该期刊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均为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硕士生车奇军,李青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南大学为该成果的唯一单位。
析氢(HER)、析氧(OER)电极材料是构成电催化水解器的核心要素,开发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双功能催化材料是目前世界级的挑战,基于HER和OER催化循环机理,其活性位不相容,单一的析氢、析氧催化剂的混合会导致活性中心的大面积相互覆盖,使得活性反而次于单一组分。因此,如何设计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廉价材料成为棘手的关键。课题组前期为此精巧设计了基于一步电子诱导共沉积机理的原子级别(Ni-Fe)Sx/NiFe(OH)y复合催化材料,在准工业环境测试下,可以实现大电流密度超高效、稳定的水解,有望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水解-氢能转换效率,降低整个水解过电位。课题组又进一步设计了非晶态(Fe-Ni)Cox-OH/Ni3S2纳米复合催化电极材料,巧妙地调控Ni3S2为非晶态,同时引入纳米裂缝和界面效应,使(Fe-Ni)Cox-OH纳米薄膜完全暴露于电解质中,该双功能材料实现了超高效的水解,可作为商业规模化运用的优选材料。进一步的DFT计算表明非晶Ni3S2活性>缺陷型>结晶型,本文工作为其他类型的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基础指南。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1931084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李青教授课题组在能源材料水解领域再获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校领导带队赴荣昌区洽谈推进校区“提质扩容”
- 图书馆举办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工作座谈交流会
-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一行来校调研
- 党委书记李旭锋慰问“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廖和平教授
-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领导来校调研学校国际化工作
- 学校召开第三届研究生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六十六】经济管理学院导师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
- 学校喜迎2020级新生
- 学校六位教授入选202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五十八】学生处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心理服务
- 学校两个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过教育部专家评估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二十八】学校召开定点扶贫工作2020年第一次调度会
- 【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十一】校领导率队赴西昌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 学校教师参加重庆市2019年“健康校园杯”高校专家教授运动会
-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 学校10项科技成果获得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九十二】出版社多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 《科技日报》宣传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举措
- 学校召开2020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才团队项目评审会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