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五十九】情怀 使命 担当丨学校扶贫报道组赴昌宁实地走访
为立体化、全方位展现学校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定点扶贫云南昌宁县所取得的成效,让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凝聚成为全校师生共识,7月下旬,学校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选派由7名师生组成的报道组奔赴云南省昌宁县,深入当地开展为期一周的走访工作。
报道组先后走访昌宁县城、田园镇、卡斯镇、湾甸乡等地,用镜头记录学校资助建设的田园镇路灯亮化工作,魔芋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卡斯镇新品种枇杷种植园,湾甸民族初级中学跑道改进、饮水工程等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
走访过程中,除学校给昌宁带去的实实在在变化外,最让摄制组感动的是与乡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
“感谢西南大学!”
听说学校资助新城社区的路灯已全部投入使用,报道组奔赴现场。不巧,遇上暴雨,一等就是3小时;巧了,躲雨老乡家,反倒有了深入交流。
“感谢西南大学”是那个雨夜比雨声还频繁、比雷声还响亮的词句。
“我给袁隆平写过信!”
马棒寨社长银正祥神神秘秘用当地话和拍摄组说,“你晓得吧,我给袁隆平写过信!”原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年轻小伙的他在报纸上看到“袁隆平”、“高产水稻”,敏锐发觉脱贫致富希望,于是写信申请试种。从此,他成为当地水稻第一人。
西南大学和昌宁的联系,在40年前已有了天定缘分。
“都是一家人!”
在湾甸乡,报道组也参与到学校帮扶昌宁县文旅产业的社会服务工作队中。因为有工作队前期的努力,即使报道组在帕旭寨、芒石寨等傣族村落停留时间短暂,依然深刻感受到当地乡民的热情与好客。
“坐会儿吃饭,走啥子!”“都是一家人!”是每次采访结束完,都会反复听到的话。
据悉,报道组将充分利用在当地拍摄的一手影像、在当地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取的二手资料,围绕学校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工作经验以及未来规划,策划产出系列网络文化产品,包括1系列专题小视频,1组大学生扶贫小故事,1部人文主题微电影,1篇典型人物深度报道。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做好脱贫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学校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始终坚持政治方向、党性原则,始终坚持农民主体、群众立场,牢牢站在厚实的土地上,努力讲好西大扶贫故事、传播好西大扶贫声音、履行好新时代所赋予脱贫攻坚新闻宣传报道的职责使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五十九】情怀 使命 担当丨学校扶贫报道组赴昌宁实地走访
相关推荐
- 廖志华教授团队发现鸟氨酸脱羧酶在莨菪碱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学校草业科学专业恢复招生论证会顺利召开
- 学校官方微博积极参与 助力大型网络“云典礼”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 “出版之星”璀璨 学校出版社斩获多项大奖
- 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 【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三十七】柑桔研究所承担《昌宁县优质柑橘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可研报告》编制
- 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进驻学校开展认证考查
- 学校教职工气排球队斩获2020年重庆市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气排球比赛冠军
- 【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六十一】财务处在精准服务路上砥砺前行
- 学校召开党建“双创”工作调研交流座谈会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系列微课登录学习强国 播放量破10万+
-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之十六:学校组织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 师生反响热烈
- 学校关工委召开2020年工作总结会
- 程道军研究员课题组在核内复制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之二十:学校举办离退休教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功入选 “2020中国精品期刊展”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八十九】校领导调研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 学校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媒体通气会暨新闻通讯员培训会
- 【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二】城口县领导来校洽谈县校合作
- 【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六十】食品师生党员大力推进主题教育志愿服务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