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华教授团队发现鸟氨酸脱羧酶在莨菪碱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莨菪碱(Hyoscyamine)及其消旋体阿托品(Atropine)都属于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作为常用抗胆碱药物广泛用于止咳平喘、麻醉镇痛和缓解帕金森症等。1954年,Edward Leete教授(1928-1992)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首次证实了鸟氨酸和腐胺是莨菪碱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认为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可能会参与莨菪碱生物合成(Leete. Nature. 1954)。但关于ODC在TAs生物合成的具体作用并不清楚。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廖志华教授团队综合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方法,从生产莨菪碱的商业药用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中鉴定了一个在须根中柱部位大量表达的鸟氨酸脱羧酶基因(AbODC)。AbODC能够高效催化鸟氨酸脱羧生成腐胺。在颠茄发根中抑制AbODC,大幅度减少了腐胺、N-甲基腐胺、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生物合成;在颠茄发根中过表达AbODC,大幅度提高了腐胺、N-甲基腐胺、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的含量,表明ODC在莨菪碱生物合成中发挥限速酶的作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AbODC培育出莨菪碱含量提高的颠茄植株。该研究解决了关于ODC在莨菪碱生物合成中是否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科学问题。
该研究得到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资助,相关成果于近期正式发表在合成生物学著名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美国化学学会·合成生物学)。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赵腾飞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廖志华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学校已就AbODC申报了相关发明专利。廖志华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和代谢调控研究及产业化。近年来,廖志华教授在《Molecular Plant》《Organic Letters》《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和《Food Chemistry》等刊物以通讯作者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2份;东莨菪碱的相关技术成果以技术入股方式与成都新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开发。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synbio.9b0046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廖志华教授团队发现鸟氨酸脱羧酶在莨菪碱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之十七:学校举办老年书画摄影展书就百年沧桑变化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五十】外媒报道:支援战“疫”,他们用“心”了
- 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三个案例入选首届MSW案例大赛全国百强
- 学校举办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培训会
- 学校召开实验室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专题会
- 学校退休老师张和民教授设立奖学基金资助母校师生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党委教师工作部在行动
- 校医院举行CARF国际认证授牌仪式暨2020西部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 校领导带队赴荣昌区洽谈推进校区“提质扩容”
- 学校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召开2020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
- 重庆市历史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校召开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总结工作会议
- 【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四十九】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研管理服务工作
- 2019年微格教学?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华文杯”教育硕士教学能力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在校举办
- 校长张卫国深入教工党支部 指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学校召开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 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 保卫处开展“学党史 强本领 保平安”实战技能培训活动
-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向学校发来感谢信
- 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2020年第2次务虚会
- 【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之十四:学校两位专家受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
新闻公告
- 学校举办2021年首期“含弘青年新发展”沙龙 05-04
高考招生
- 西南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节选) 08-05
- 西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