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在绿瓦大楼礼堂隆重举行。党委副书记、院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陈佩杰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峰教授出席。获授学位的62位博士毕业生,导师代表、教师代表,我校各学院党政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一同参加仪式。仪式由研究生处处长唐炎教授主持。2020年入学的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在线方式收看了直播实况。
金秋胜景,绿瓦巍然。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上海体育学院为党和国家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取得的丰硕成果,载入学校发展历程史册。
陈佩杰以《不懈追寻学术发展的创新景观》为题作了寄语讲话,为博士毕业生、新入学研究生上了毕业大课和入学大课。
他代表学校向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向导师们致以衷心感谢,向一如既往给予默默支持的博士生家人们致以崇高敬意。
他指出,体育这一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正在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中国一流体育学府走出的博士人才,应当把人生生涯的前行路径与时代发展的逻辑交相呼应,这是永葆学术热情、精进学术能力的关键基础。对于一所立志成为一流体育大学的学校而言,对有志于成为中国体育发展事业的精英人才而言,更重要的是将深沉的情感融入思想交流,更深刻地认识学科发展的价值意义,带上智慧的火花迎向人生大海。
陈佩杰结合中国体育学科学术发展史、我校办学历史分享了思考成果。他指出,新时代,新体育之“新”,就是新的学术“景观”。“景观”中包含了体育发展面临的新需求、新挑战,体育学科学术研究开拓的新领域,也包含了体育学科乃至通过跨学科研究,需要回答、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是体教融合。这既是体育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触及体育本质的深刻理论课题。学界形成的共识指出,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发展的持续动力来自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形成相互支撑的有效循环。更加深刻地看,就是要在尊重历史成绩的基础上,探索出将体育的竞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有机统一的创新路径。
二是体医融合。对运动健康的经典价值应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挑战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事件,更是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提出了深刻的知识谱系更新要求。既要对已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识别、调查、阻断、防治,更要建立主动预防流行性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流行疾病的社会网络,通过增强个体健康水平全面提升群体健康水平,更有效地降低社会支出成本。体医融合的本质内涵是运动促进公共健康。
三是产教融合。体育产业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本身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竞赛、健康、文化,互联网、虚拟现实、装备科技等等,这些重要元素如何与商业、金融、社群、公共政策等贯通结合,对于大学而言,既是理论课题,又是人才培养的实践机遇。汇集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体育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枢纽型力量,为社会提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高质量解决方案。
四是学科交叉融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其中的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课题,都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这已经成为学科学术发展的重要规律。突破传统学科边界的交叉融合是新时代、新体育、新景观的重要底层逻辑。深入推动脑科学、医学、分析化学、药学、人工智能、工学制造等和体育学科交叉融合,是中国体育学科学术迈出新步伐,逐步攀登世界体育学科高峰的基础动力。
在寄语讲话中,陈佩杰指出,探讨体育学科学术发展的景观,就是希望同学们从中体会到学术发展的价值面向。一方面是对真理和理性的坚定追求,另一方面是对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真切关怀。简练概括就是“身心一统,兼蓄竞攀”。希望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学术发展中包含的协作、求实、奋进、包容、谦和、好奇等精神品格。
他希望博士毕业生们把上体视为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新入学的研究生们懂得学术传承的重要意义,传承是开创的基础,新生们是推动中国体育学科学术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仪式上,陈佩杰向荣获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颁发荣誉证书,并为全体博士毕业生正冠拨穗、颁发学位证书。
陈晓峰宣读《上海体育学院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的决定》。
运动科学学院王晓慧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她感谢博士毕业生们与学校一同勇担使命、追求卓越,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她勉励博士毕业生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懈奋斗、坚持创新,在事业征程中快乐生活、关爱他人。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马古兰丹姆作为博士毕业生代表发言。作为我国撒拉族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她深深感谢伟大祖国的关怀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倾注的心血和努力。博士毕业生们将赓续践行上体光荣的学术传统,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脚踏实地、甘于奉献。
仪式上,博士毕业生们向导师们献上鲜花,表示由衷的感谢之情。
[撰稿/研究生处、研工部、学院办公室 摄影/杨一江 等]
[报送单位/研究生处、研工部、学院办公室]
[责任编辑/董杨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相关推荐
- 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举行新学期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
- 我校举行新形势门卫实用防恐防暴演练
- 我校学生在2019年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长短兵锦标赛中荣获佳绩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首获“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称号
-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我校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师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仪式并启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报道】教务处改进本科生教材发放工作
- 校领导带领休闲学院社区健康师团队实地考察社区花园
- 我校组织本硕博学生共同观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 我校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再创佳绩
- 喜讯!我校9门课程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 我校举行2021年度教职工荣休仪式暨“崇德修身”教师沙龙
- 知党史·明党情——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举办“体育中的红色记忆”系列讲座
-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在我校启动
- 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媒与艺术学院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 上海体育学院第三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 武术学院召开2018年工作总结会暨教职工大会
- 我校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师生座谈会
- "体育旅游与文化大数据研究中心"在上海体院揭牌成立 引领推动体旅融合发展
- 创新“体育+”特色:我校“青马·思源”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暨第55期团校顺利结业
新闻公告
- 我校专家受邀主讲上海市政协主题活动 03-04
- 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我校教代会工代会隆重举行 02-25
- 校领导慰问国家拳击队 02-21
- 我校召开新学期学生思想动态座谈会 02-21
- 我校举行新学期升旗仪式 02-21
高考招生
-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中国乒乓球学院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舞蹈编导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学生乐团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2017年上海体育学院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