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会议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讨会召开
11月30日至12月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第八次会议暨2019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35所大学的学校领导、教育学一级学科点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程光旭,学校办公室主任辛峰、学科处处长姚若侠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会议由教育学院承办。会议开幕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丁钢教授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程光旭教授致辞指出,在贯彻落实全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第八次会议暨2019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讨会恰逢其时。程光旭对出席会议的全体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我校建校75年来形成的“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他指出,作为“西部教师的摇篮”,我校多年来为西部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各位专家和年轻的学者能够给予我校“双一流”建设和教育学科发展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希望与会专家能够交流愉快、学有所获。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钟秉林教授在讲话中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目的和委员会今后换届情况,同时对我校承办会议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随后钟秉林教授作了主题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完善、改革逐步深化、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不断完善学位授权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严格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稳中求进、内涵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钟秉林教授主持了上午的一级学科单位发言。我校教育学院院长陈鹏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2016年至2019年我校教育学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教授汇报《教育学科发展:探索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正在建设的教育科技中心的建设规划,强调学科建设要做出特色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教授以“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惯性问题”为题进行分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教育问题研究的经验和思考。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志军教授围绕“师范大学与教师教育的关系”主题进行发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分享了学部在发展二级特色学科凝练学科特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顾建民教授分享了他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思考和学校的一些做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雷万鹏院长以“跨界融合推动教育学科发展与博士点建设”为主题发言。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长孙杰远教授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特色做法,就如何围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的目标,如何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范式,对国家社会民族有价值的教育几个问题发表观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曼丽教授就学校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分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顾建军教授发言中主要谈论了“学科中的自专和共专”问题。
下午的一级学科点单位发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丁钢教授主持。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教授分享了特色引领发展战略与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温恒福教授围绕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提升教育理论的品质提出思考。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辛宝忠教授发言强调教育学科要强高校,教育学科要为高校的规划发展出谋划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劲松教授谈论了基础教育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发挥主体教师的积极性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夏惠贤教授指出建设教师教育一流高水平大学要以成效换影响力,通过社会服务反哺科研和人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旭东教授阐述他们学校学科发展历史,在凝练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凸显“一带一路”和“向西向下”的发展特色的相关举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王牧华教授分享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双联双促、三级平台”和“三级共建”培养创新机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主任谢翌教授分享了潘多树式学科文化抱团成长发展思路。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朱文富教授发言中强调了优先发展二级学科,逐步做大做强一级学科的思路。华中科技大学副院长李太平教授构建实践性的研究生课程,提倡项目学习“一人一计划”。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马永霞教授指出要以学科评估为方向,加强科研结合实证研究范式。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富兴教授提出和而不同的教育共同体联盟,构建完整学科体系。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赵建梅教授分享地处最西部高校“多元一体”学科特色整合发展思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教授分享整合资源中二级学科边界突破和团队建设问题。
在会议期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认真听取各一级学科点代表发言,就大家提到的教育学学科评估排名、学科建设思路、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以及学术话语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倡导各校形成教育合作联盟,共同培养优秀的教育大师。
周洪宇教授指出,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律,首先是关于学科定位的问题,其次是确定学科发展目标,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标准是发展教育学科的现实因素。不论做学术研究还是政策研究,没有原创性的研究就不算是好的研究,不因研究对象去评判,应以研究水平为基础。要将个人学术兴趣与社会需求、国家愿景结合起来,尤其作为学科负责人考虑问题需要更加全面,明确学科目标并非单一化。
眭依凡教授阐释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挑战与思考,指出培养单位对博士生的严格要求毋庸置疑,但是仍需要思考关怀博士生作为学术的弱势端,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应有申诉权利,因此对于博士生论文评审要更加慎重。目前各高校的博士培养按期毕业率不高的现状,是培养方案的设置问题还是创新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平衡问题。不能过于强调课程,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博士生培养阶段激发学术潜质的核心素养。
最后,丁钢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他指出,经过一天的分享与研讨,问题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科建设中如何形成特色的前沿领域。这与学科形成历史、学校发展密切相关。同时特色领域的形成需要团队合作,前沿领域发展中更需要团队的合作。不同类型的大学的特色领域不同,理工类大学关注工程教育,丰富了教育学科的领域。二是教育学科在国际上分享教育理论的特色。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彰显,国内关注的教育的研究领域与国际上基本吻合已具备国际视野。但目前仍存在引用国外的文献不够新,尤其在知识的演进方面依然不足,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革新,理论研究中依然有偏差,知识发展中还需努力。在特色发展中更加关注知识的演进和知识的生长。今年会议研讨的主题主要围绕特色展开,如何打造自身学科特色,需要不断在知识演进中去体现。研究生培养中如何创造有效的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以后这样的分享研讨会可以逐年持续推进,大力加强教育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凸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特色,提升我国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会议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讨会召开
相关推荐
-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召开大历史学科建设工作部署会
- 出版总社举行“首阳书坊”开业典礼
- 我校举行2019年“资生堂集团助学金”颁发仪式
- 我校召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
-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 凝聚战“疫”青春力量——国际商学院扎实开展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陕西师范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校领导春节前走访慰问老领导、老专家
-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暨丛书编写工作会在我校召开
- 【学院快讯】音乐学院举办“舞动吾师”师生原创舞蹈作品展演
- 出版总社2种选题入选2020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名单
- 游旭群校长应邀参加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
- 林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捐赠支持我校 “双一流”建设
- 肖建良教授研究团队在“绿色催化氧化”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出版总社举办肖云儒《八万里丝路云和月》读者见面会
- 袁祖社教授讲授战“疫”网络公开课《新冠疫情防控背后的哲学思考与启示》
- 离退休教职工2020年健康体检工作有序开展
- 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第二次会议
- 科苑学者进校园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学术周”在我校开幕
新闻公告
- 李贵安赴陕西部分区县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4
- 马晓云赴青海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1
- 董治宝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0
- 马博虎赴甘肃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09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调研信息公开工作 06-08
高考招生
-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本科和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