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榆阳区联合举办“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
2020年7月26-29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和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高校新型智库、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市榆阳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宁夏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宁夏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科院、中共榆阳区委政研室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共同聚焦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围绕“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7月27日上午,会议开幕。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王社教指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地实践摸索和理论总结,需要广大实践工作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地方政府的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此次和榆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目的就是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经验与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出发,特别是围绕榆林市榆阳区在全国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乡村振兴、农村改革、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榆阳区委书记苗丰在开幕式上表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上,此次学术研讨会将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和智库成果,与地方政府的经验案例与实践基地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必将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提出的“五项要求”、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注入强大动力、开拓崭新格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春雷副研究员分别以“创新驱动农业绿色发展:机遇与挑战”“能源基地的乡村振兴之路——基于榆阳区的调研”“榆林地区历史文化地理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长城:分隔、融合、象征——关于榆阳区长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
与会学者还围绕“黄河流域水利秩序与区域社会”“黄土高原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榆林及长城沿线历史与环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黄土高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了分论坛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榆阳区陕北民歌博物馆、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五馆一中心”、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示范村赵家峁村、榆阳区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和“塞上森林城”小纪汗林场、榆阳区“3+2+X”现代农业新兴主导产业百万只湖羊基地、明杰现代农业园4万亩现代农业基地、陕北能化基地大型现代物流枢纽榆阳区象道国际物流园和黄土高原生态文化示范项目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等。与会代表对榆阳区在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一系列举措表示认可,一致认为,榆阳区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值得高度重视和学习,需要及时地加以总结。
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本次学术研讨会搭建了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合作桥梁,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达到了学术研究与地方实践同频共振,是一次解放思想、互相学习、深化校地合作、开创未来的学术盛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走近榆阳、了解榆阳、把脉榆阳,在理论上总结榆阳区的治理和发展经验,及时、准确地了解榆阳区在治理和发展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寻求新突破、创造新经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与榆阳区联合举办“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 出版总社举办《风从千年来》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会
- 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传播智慧港高端学术报告会
- 李忠军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外国语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书记讲党课活动
- 我校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首届“一带一路”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
- “第十八届全国电介质物理、材料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届全国电子元件与材料学术大会”开幕
- 我校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工作
- 陕西省教育厅与我校共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教育学科评议组会议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讨会召开
- 陕西师范大学8件作品获2019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
- 国际汉学院召开新学期工作动员部署会
- 我校师生参加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
- 我校举办统一战线成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 我校在2019年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中喜获佳绩
- 出版总社成为中国版协“一带一路”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 出版总社刘东风荣获2019年度中国十大出版人物称号
- 教育部社科司调研我校思政课建设
- 教育部2020年陕西省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新闻公告
- 李贵安赴陕西部分区县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4
- 马晓云赴青海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1
- 董治宝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0
- 马博虎赴甘肃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09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调研信息公开工作 06-08
高考招生
-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本科和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