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
4月28日晚,由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协办的“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公益讲座第一讲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学术对话的形式进行,主题为全球化视野中的疫病流行、社会应对与多层反思,我校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化成教授担任主持人及引言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张树剑教授、湖南岳麓书院张俊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闵凡祥副教授参与对话,我校师生及校外观众共11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及同步直播的形式在线收听了此次讲座。
会议伊始,李化成教授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听众表示感谢与欢迎,并阐述了主办此次系列公益讲座的目的,即在疫情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传染病的知识普及,推动各界对人类与疾病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互动、共同命运与消弭偏见等问题深入了解和思考。
对话环节中,闵凡祥教授以“疫情史视野下的都市文明审视与反思”为主题,论及城市与瘟疫有着“不解之缘”,城市自出现之日即是疾病青睐的对象,时常成为“瘟源中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类的城市生活与社会组织模式,营造了瘟疫传播的条件。而人类在同疫病搏斗中,找出了多种方法化解疫病的威胁与挑战,比如研制抗生素和疫苗、修建传染性疾病医院、修建与改进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等。闵凡祥教授指出,当今世界在经历新型大规模急性疫情之后,要积极总结,在城市建设和生活组织模式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尽可能有效地应对和化解新型大规模急性疫病的威胁。
张树剑教授从中西医学对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出发,讨论了公共卫生和中西医之争。在公共卫生方面,张教授认为其开端大约可以追溯至1894年香港、广东的鼠疫大流行。张教授指出,中医在参与本次新冠疫情与既往传染病流行中呈现了不同的面貌,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式目前展现了较大活力,无论是中医或西医,面对整个国家处于疫病的情况之下,仅通过单方力量不足以面对,中西医需要共同参与。张俊教授认为哲学在疫情应对中的真正作用是认清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用以体悟生活、感悟生命,此为“无用之大用”。而后,张俊教授主要谈及了“全球化”与疫情流传的关系问题。
讲座进入提问环节后,听众们反响热烈,向教授们积极提问,三位教授分别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李化成教授高度评价了听众们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并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指出学者们对医学社会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总结医学发展规律,认识医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希望接下来的讲座继续推动医学史研究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李化成教授的主持和牵头下,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社会’研究”团队,分数据组、叙事医学研究组、疫病传播与医学防治组、社会心态与应急行为组、社会防治组、疫情全球化研究组、传染病史学史研究组七大研究方向,进行资料收集与研究工作,建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社会’研究数据平台”,并形成核心研究课题31个,为政府的公共健康研究、卫生防护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和参考;并成立“疫情全球化”专项研究计划,对世界各国的疫情发生、应对和影响等问题做出研究,介绍中国经验,推动全球防疫进程,并加强不同国家、肤色之间的相互理解、共情和写作。本系列讲座也是上述工作的一部分。
此次系列讲座亦是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知史明辨,暖‘心’战疫”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大学生在“知史明辨”的基础上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共同助力打赢疫情防护战。接下来,系列讲座将继续围绕“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这一主题,分别讨论雅典瘟疫的医学寻踪,古罗马时代的瘟疫与社会,“查士丁尼瘟疫”与拜占庭帝国的医疗体系建设,黑死病期间西欧的瘟疫与社会,近代欧洲鼠疫的流行与消失等议题,努力发挥医学社会史中心学术服务社会的功用,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历史文化学院医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与社会”系列讲座
相关推荐
-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暨丛书编写工作会在我校召开
- 西安市中小学名校长培训项目开班典礼举行
- 附属小学与榆林实验小学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
- 全员发力,精准帮扶:外国语学院积极推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 我校赴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 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来校调研
- 我校学子在首届“浐灞杯”中外大学生乒乓球集训及友谊赛中取得佳绩
- 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与中学生谈经典”系列公益讲座 党怀兴教授首场开讲
- 我校开展寒假前安全大排查
- 我校与西部27所“双一流”高校联合举办第三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线上颁发仪式
- 【图解】2019年我校财务服务报告
-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刊发学院孙云副教授研究成果
- 我校举行赴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帮扶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
- 我校5个团队获批2020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 我校举办第四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坛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研讨暨检视问题会议
- 校领导春节前走访慰问老领导、老专家
-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我校广大师生热烈反响
- 民族教育学院“三结合”推进“四史”学习实效
- 学校领导赴在陕部分兄弟高校调研
新闻公告
- 李贵安赴陕西部分区县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4
- 马晓云赴青海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1
- 董治宝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0
- 马博虎赴甘肃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09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调研信息公开工作 06-08
高考招生
-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本科和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