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鱼”第二代着陆器成功进行万米级海试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张建松 岑志连)由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联合组成的“彩虹鱼”科考团队,11日在全球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两台“彩虹鱼”第二代着陆器的万米级海试,深度分别为10918米和10899米。
“沈括”号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海域(1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科考团队乘坐“沈括”号于12月10日上午抵达位于北纬11度19分、东经142度11分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海域。当天下午,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着陆器团队,将两台最新研制的“彩虹鱼”第二代万米级着陆器,通过船艉A型吊架完成布放,进行海试。
这两台着陆器各有分工。一台用于拍摄和诱捕生物,下沉和上浮时间均为7小时,在海底工作5小时;另一台用于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下沉时间为6小时,上浮时间为4.5小时,在海底工作6小时。
11日一早,船上准时收到了着陆器发来的出水定位信号。首先浮出海面的是采集海水的“彩虹鱼”,它头顶的“小红旗”在远处波涛中起伏。“沈括”号船长陈振锋指挥团队,在海流下游准备打捞。不料,它却“调皮”地钻到了“沈括”号双体船的“肚子”中间,船长立即下令停船。过了一会儿,海流推着这只“彩虹鱼”,从船尾钻了出来,考察队员迅速抓住它身上的浮缆完成回收。
考察队员将负责采集海水的“彩虹鱼”第二代着陆器布放到海里(1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不到一小时后,另一台“彩虹鱼”也浮出海面,它很“听话”地从船的左舷漂流而过。早已等在左舷的考察队员将其顺利回收。
“彩虹鱼”科考团队海上总指挥崔维成说,两台着陆器记录的深度分别为10918米和10899米,这标志着第二代“彩虹鱼”着陆器万米级海试成功。接下来,它们将马不停蹄地执行采样作业,在马里亚纳海沟采集科学样品。
11日下午,负责采集海水的“彩虹鱼”着陆器经过短暂检修和充电后,已被派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执行任务。
据着陆器团队负责人潘彬彬介绍,“彩虹鱼”着陆器是一种无缆、自由落体式的采样设备,主要由浮力系统、抛载系统、电控系统、采样系统和水面通信系统组成。第一代“彩虹鱼”系列万米级着陆器已于2016年成功海试,现已投入应用。第二代更为精巧、智能、实用,摆脱了依赖小艇回收的操作限制,更便于操作。第二代的关键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彩虹鱼”第二代着陆器成功进行万米级海试
相关推荐
- 国际观赏鱼协会(OFI)主席Shane Willis教授来我校讲学
- 海大学子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
- 上海海洋大学教师春节前再赴云南德宏助力脱贫攻坚
- 我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前期指导(一阶段)工作会议
- 海洋科学学院师生出席大西洋大眼金枪鱼资源评估会议
- 我校教师参加CCAMLR会议 朱国平教授当选科委会副主席
- 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第十六期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研修班结业
- 建校107周年纪念活动:大型原创情景朗诵诗剧《黄炎培》在校连演两场
- 我校举行首届静物素描教学成果展
- 我校召开2018年学生赴境内外高校交流总结会
- 校领导为海洋“小叶子”注能量
- 上海海洋大学领导班子开展“党性修养、宗旨性质”专题学习研讨
- 学校召开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中层干部会议
- 校领导出席全国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座谈会
- 《水产学报》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 亚洲校园第三次教授圆桌会议在我校召开
- 学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
- 2019年上海海洋大学十大新闻出炉
- 泰国渔业司官员到访我校
新闻公告
- 我校2020年上半年预备党员网络培训班开班 03-20
- 我校四位教师入选全国渔船管理专家委员会成员 03-19
- 暖心捐赠防疫物资,多方携手共同战“疫” 03-19
- 海大教职工以艺战“疫”文艺作品展播 03-15
- 上海海洋大学云端思政第一课获良好反响 03-14
- 我校教师参与农业农村部防控疫情专项法治宣传行动 03-14
高考招生
- 学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上海海洋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2014年上海海洋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海洋大学2008年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