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奋力实现了学校新百年的良好开局。
为再次回顾2019年学校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激励师生创造更加精彩的2020,党委宣传部主办了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根据网上投票、专家评议、学校审定,最终确定了2019年度的“校内报道十大新闻 ”和“媒体报道十大新闻”。现予以发布。
【华南理工2019年度校内报道十大新闻】
1、全球大学四大排行榜前进40位 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1%
近年来,学校在建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聚一流学者、出一流成果和作一流贡献等各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
根据国内专业智库——里瑟琦智库发布的“2018年全球大学四大排行榜综合榜”,华南理工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17位,综合排名世界第356位,较2017年提升40位,进步明显。此外,根据11月15日的ESI最新数据,华南理工“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学校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发展取得的新突破。至此,学校ESI学科总数达到10个,其中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前1‰学科数继续并列全国第六位。
2、2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摘全国科技创新高校30强亚军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土木与交通学院吴波研究员团队完成的成果“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电子与信息学院徐向民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合作完成的成果“心理生理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2月24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华南理工大学有6项成果被授予2019年度教育部科技奖,其中由化学与化工学院王海辉教授主持的“面向高性能储能电池隔膜和电极材料的研究”、江焕峰教授主持的“绿色氧化反应新方法及其应用”均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专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据统计,华南理工大学牵头获一等奖的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7位,为历史最好成绩。 3、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开学典礼举行 马兴瑞出席典礼 9月29日上午,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的广州国际校区举行2019年开学典礼,2419名入住广州国际校区的2019级学生正式宣告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广东省副省长张虎、覃伟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高松,校领导刘琪瑾、陶韶菁、邱学青、朱敏、党志、李正,学校老领导杜小明、王迎军出席开学典礼。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与广州国际校区开展国际合作的海外高校代表,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所有参建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多家媒体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4、新突破!华南理工15人次入选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11月19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该榜单遴选出全球范围内 22个领域中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科研人员。华南理工大学13名学者15人次入选,入选人次再创新高,在内地高校位列第9位。 华南理工大学高被引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交叉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其中曹镛、陈俊龙同时入选两个学科领域,成军虎、蒲洪彬、万加富、汪双凤、杨辰光、张磊首次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彰显了在入选领域全球学者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华南理工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的持续增长,一定程度表征学校人才队伍全球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5、学校获批教育部思创中心及“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1月7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遴选结果,华南理工大学以广州国际校区为主要创新实践平台,获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实现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教育部平台上的新突破。 10月8日,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启动部署会在京召开,华南理工大学依托2019年全新启用的广州国际校区,从110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为10所试点高校之一。 6、致敬最美奋斗者,致敬最美华工人,华园师生举行升旗仪式祝福祖国 10月1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五山、大学城、广州国际校区一同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向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致敬,向百年来最美华工人致敬,向祖国母亲献上最真诚的节日祝福和青春告白。 7、“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 9月17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在励吾科技楼召开,章熙春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围绕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陈子辰组长结合巡回指导组的职责,就落实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讲了四点意见。 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大型原创多媒体全景式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首次公演广受好评,并在主题教育期间分校区专场演出,获得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 8、连续三年!华南理工再获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9月20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了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华南理工大学精心打造的《以智提质、聚财育才,品牌引领助力云县长振兴》项目,从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报送的6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备受好评,名列“十大”榜单。这是华南理工大学连续第三年获得此项殊荣。 学校从2013年起对口帮扶云县,历经六载艰苦奋斗、风雨同舟,助力云县在2018年9月正式脱贫,成为云南省第一批、临沧市第一个脱贫摘帽县。针对云县进入“后脱贫时代”的新方位和新任务,学校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的“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针对云县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教育发展落后、科技人才匮乏“四大短板”,实施“品牌强县”工程,三位一体推进品牌引领、产业升级、教育振兴,构建全域性施策、全过程联动、全方位发展的防返贫长振兴机制。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数量均创佳绩 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69项,较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学校获批重点项目12项,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12位。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国林教授申报的“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和经济与贸易学院孙坚强教授申报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项目获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至此,2019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6项,为历年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获批数量最多年份之一。 在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暨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朱桂龙教授获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学校共有22项成果获得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10、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共有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华南理工2019年度媒体报道十大新闻】 1、章熙春书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撰文谈高等教育助推湾区高质量发展
刊发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报道内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智库”版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并接受记者专访。章熙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可以大有作为的新天地,应围绕“推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协同培养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以发展高等教育为重要抓手,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分够吗?”成最牛招生广告 高松校长作客央视《开讲啦》
刊发媒体:中央电视台
3、华南理工领衔在穗主要高校总体支撑指数排行榜
4、广州国际校区: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5、华工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事迹与经验报告会
刊发媒体:新华社、央广网、学习强国平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新快报、南都教育、南方网、南方+、珠江播报、广州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教育在线、科学网等
6、新晋诺奖得主塞门扎到访华南理工大学 受聘为名誉教授
报道内容: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教授中国行的首站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受聘成为华工名誉教授。他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后将参与华工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肿瘤学研究所的建设,在国际化科研合作、课程和教学改革、联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学院和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为学校和学院提供咨询和指导,并定期访问华南理工大学。
7、最美奋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用建筑为祖国“造像”
报道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获得了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多部门联合评选的“最美奋斗者”殊荣。作为杰出的建筑学家和教育家,已届80高龄的何镜堂仍奋斗不止,活跃在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第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军和师者楷模。何镜堂表示,自己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
8、每67位澳门人中就有一人接受过华南理工的继续教育
刊发媒体: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南方+、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国日报、澳门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都教育、羊城派、南方网等
9、华工今年计划招本科生6700人,国际校区首次招收本科生
10、华南理工科研团队在软物质本体中首次发现Z相
刊发媒体:羊城晚报、中国日报、南方网等
报道内容: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喜获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该研究院程正迪院士、黄明俊特聘研究员团队首次在软物质本体中首次发现Z相,与A15相、C15相共同组成了构建其余27种F-K相的三种基本相结构。该方法使得那些由较大体积比组装基元构成的相结构在单组份软物质中不再遥不可及,而且随着新结构的发现,会给材料带来不一样的性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相关推荐
- 科学规划 学校举行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景观和室内设计汇报会
- 【学史增信】忆党史 颂党恩 红色诗文朗诵会圆满举行
- 关工委召开常务工作组扩大会议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资产管理处领导班子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
- 学校参加第四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暨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
- 【学史力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第六指导组赴继续教育学院检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 共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届国际微生物被膜会议线上举行
- 市住建委来校调研广州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中心
- 德国科学院院士Werner E. G. Müller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Kam W. Leong教授学术报告举行
- 教育部网站刊文介绍华南理工大学消费扶贫新举措
- 学习教育部预算会精神 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 关爱师生健康 防控高血压病 校医院开展义诊咨询活动
- 新突破!陈克复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经济与贸易学院召开“院长书记有约”座谈会
- 学校参加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2020年度高端论坛
-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委员会年会
- 【学史力行】轻工学院举办“我为师生办实事”之博士后座谈交流研讨会
- 发力世界一流 培养卓越人才 《南方日报》报道学校“三创型”人才培养
- 两会上的华南理工声音 继教学子谢坚积极履职全国两会
- 华南理工发布2019年本科招生信息 广州国际校区首亮相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