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外国语学院举办汉日翻译研究生学术论坛

2019-11-06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10月25日-26日,“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汉日翻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4号楼4502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邀请了国内部分日语专业知名专家学者和翻译界专家莅临指导,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及全体翻译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旨在进一步促进日语翻译专业发展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学术论坛分为两部分:25日以研究生为主体举办分论坛,分论坛分四个分会场,由学生作专题汇报、老师点评,共有20名研究生作汇报展示,专家教师们的点评和建议给予了极大的帮助;26日以各位专家学者讲学为主,论坛围绕“中日互译过程中句法表现的重要性”“翻译学的‘体’与‘用’”“关于日语MTI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等议题展开,专家学者们围绕汉日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研究生们上了精彩生动的一课。

会议现场

  浙江工商大学李国栋教授、中山大学佟君教授、国际关系学院欧文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丁国旗教授、暨南大学王宝锋教授、中国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林少华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林青华教授、资深翻译人员王建明女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多友教授九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众多兄弟院校的嘉宾参加了学术论坛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应思代表东道主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来,期待大家建言献策,共同促进“跨文化与翻译学”再上新台阶,并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上午的论坛上,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就日汉翻译等问题进行阐述。李国栋教授畅谈了文学翻译中“意义对等”与“文体对等”的问题,他对中国译论的发展深感不足并寄予美好希望。佟君教授对翻译标准提出思考,探讨了翻译审美机制的影响,对MTI研究生的翻译学习与翻译实践给予启示。欧文东教授强调翻译目的论对两会工作报告日译的重要性,指出政府文件翻译追求的是“译之有国”、“译中有据”和“译中无影”。丁国旗教授对国内翻译理论的建设进行了畅谈,认为西方当下应挖掘我国既有的传统译论,积极吸收西方译学理论资源,推进译学发展。王宝锋教授以中日句法表现的相关理论为依托,讨论了在中日互译时句法表现的重要性。

专家学者们作主题报告

  在下午的主题报告中,林少华教授以“开房”(开书房)一事开篇,引人发笑,幽默风趣的开头刹那间驱散了大家午后的困意。接着林少华教授以翻译村上春树译作为例,指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母语写作,在文学翻译中,“正确并不总是最重要的”,并认为在翻译中,“灵性”最为重要。至于如何培养这种“灵性”,还是需要多多积累。林青华教授强调好的译作需要进行译文修改,强调“译应像写”,译文需要“干净利落”,并具体指出译文修改的必要性和目标、译文修改的难处及方法。王建明探讨了在日语教学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的不足,提出改善大学日语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陈多友教授对日语MTI学科建设提出思考,指出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内涵,转变教育理念,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创新模式。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李博副教授就两天的论坛作了总结发言,赞扬了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汉日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

  论坛圆满落幕,与会师生都认为收获颇丰,纷纷表示在听取报告和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对专业领域有了新的思考,并期望明年的学术论坛如期开展,共同进行学术研讨,共促学科发展。(图文/外国语学院 编辑/张静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外国语学院举办汉日翻译研究生学术论坛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