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创客再传捷报 学生双创基地陈国强荣登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10月17日,福布斯中国推出了最新的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评选出涉及多个领域的青年创新创业精英。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团队——音书科技CTO陈国强上榜。这是学校继2006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米科技团队负责人陈第,2007级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L3 Bioinformatics创始人兼CEO罗锐邦,2009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荔枝微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冠之后的又一位上榜校友。
音书科技CTO陈国强
陈国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现任音书科技CTO。对于陈国强来说,“创立音书科技”这个念头的萌发,最初来源于一位好友的经历。陈国强的大学同学石城川是一位重度听障人士,大学的时候一般通过本子写字交流,非常麻烦。通过石城川,陈国强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听障人士这个群体,深入地体会到了他们在与健听人沟通时遭遇的无奈与辛酸。现实生活中很多听障者并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交流,接受正常的教育、工作就业甚至交友都会存在极大的障碍,对听障者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怀抱着一颗想要以实际行动为听障群体提供帮助的心,陈国强与好友石城川一道,召集起志同道合的伙伴,于三年前创立了音书科技项目。
音书科技团队成员
团队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听障人士实现无障碍沟通,让听障人士能够“看见声音,拥抱梦想”。针对听障者沟通难的痛点,传统的人工耳蜗等助听解决方案成本高且效果个体差异性大,微信等工具也不适合该群体线下迅速交流,不适用开会及电话等沟通场景。音书推出系列辅助沟通产品包括音书APP、政务无障碍沟通系统、AI辅助沟通系统等,提供了远距翻译、视频通话、AI语训等多项服务,利用科技帮助听障者在开会培训、上课聚会等多种场合解决交流困难的难题,实现无障碍沟通。
国内最多听障者使用的AI沟通软件——音书APP
“我们创业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还是挺多的,首先就是招人,因为刚起步的时候一无所有、很难招到人”。陈国强回忆,当时爬遍了华工几栋学院楼,都很难找到一位对他们项目感兴趣的人。在一筹莫展之际,陈国强了解到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16年4月,音书科技项目团队向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递交了入驻申请。基地为这个怀抱公益初心的项目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不仅为团队配备专门卡位与研发间、电脑等全套硬件资源,而且负责创新创业基地的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亲自作为专门的导师,为陈国强和他的团队提供项目运营与商业管理等方面的跟踪指导。借助于基地宽广的交流平台,音书不仅在这里找到了团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时常与基地里来自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们进行思维的碰撞,为项目的打磨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作为一个公益型创业项目,音书科技曾经一度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在产品出来后,陈国强等人也不时与投资人见面,但不熟悉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是比较谨慎的。为此,基地努力整合政府、企业、校友和社会的资源及资金来帮助团队的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团队已顺利地拿到了多轮融资,其中包括科大讯飞、顺德公益基金、校友陈第创立的有米科技、番禺区政府的“青蓝计划”等资金。
音书成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校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教务处、学工部和校团委等部门为团队参加各类竞赛提供支持与帮助,并联系技术导师为其提供有力的指导。华南理工大学语音学专家贺前华、声学专家孟庆林、工商管理学院的龚振教授和人工智能专家马千里都曾为音书科技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借助于学校广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丰富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团队实力得到迅速增长,如今的音书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助力听障者沟通的互联网平台,帮助约60万位听障者走进社会,更好地与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上沟通。“由于不明显的残疾,主流社会对听障者知之甚少,很少关注到他们的沟通问题”,陈国强创业以来也深感针对听障者无障碍环境的缺失。为此,团队与省聋协、耳朵树等十余所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聋健共融梦想百分百计划”“AI语训助力大学生说话”等多个公益活动,一起为听障者创造更好的无障碍社会环境。
音书聋健共融公益活动
团队现已获得了七项专利和四项软件著作权、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金奖、2019年第5届全国“互联网+”大赛全国赛银奖等荣誉。今年4月,成功入围Echoing Green全球社会领导力计划总决选,向世界展示音书的梦想;五月获“最具发展潜力社会企业Top20”认证;8月获“香港科大商学院-安讯科技”2019「人工智能」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第1名。陈国强本人也被评为2018届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2018年感动华园十大人物、2018年广州市“创客之星”,团队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评选的2019年第二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
回顾一路走来的创业之路,陈国强内心充满了感恩:“母校华工在我们音书发展中的关键时刻给予了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学校和基地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陈国强的创业成长,只是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一个“缩影”。作为学校重要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为入驻项目提供场地设备、培训辅导、政策扶持及投融资对接等服务,为项目从种子萌芽、孵化培育到发展壮大提供全程助力。截止目前,基地先后孵化项目超过300个,其中有100多个项目已经注册公司进入实际运营,有近40个项目拿到风险投资,单个项目融资额达到4.5亿元,基地项目年营业总额达数亿元,上交利税数千万元。入驻项目类型丰富,有科技创新,有商业创业,也有公益创业;涵盖面广,创新创业者有本科生、研究生,也有留学生,理、工、文、体、艺专业全覆盖。(图文/教务处 编辑/余芳婧)
附: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简介
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入围者通常是优秀的创业者,或是公司里某个较大团队的领导者、某个关键项目的负责人、某项科技发明的引领者以及不限于上述情况的各种开创者、领导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华园创客再传捷报 学生双创基地陈国强荣登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相关推荐
- 第一届李立浧院士南方电网教育基金奖助学金颁发 74名学子受益
- 华南理工在“我在战‘疫’中成长”大学生主题征文中获佳绩
- 华南理工大学网上办事大厅举行管理员培训会
- 沙场点兵!高松校长勉励“互联网+”参赛师生积极备战广东省赛
- 【党代会】各二级党委(党总支)认真组织开展党代会代表选举和“两委”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
- “共创未来”校友创业分享会在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举办
- 唐本忠院士、王均教授当选2020年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
- 前进6名 2018年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华南理工稳步上升
- 开启新征程!广州国际校区2018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 学习教育部预算会精神 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 喜讯!马院师生在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优质课例和大学生讲党史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佳绩
- 超2000万!华南理工大学与星联科技完成专利技术转让
- 《瞭望》新闻周刊专访高松校长 探究华南理工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
- 华南理工统一战线传达全国“两会”暨学校十七次党代会精神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会议在学校召开
- 外国语学院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 广州国际校区智慧校园工作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
- 华南理工获批2项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公开招标课题
- 【学史力行】百年华诞 盛世华章 艺术学院参演《伟大征程》文艺演出
-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