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21年度论坛召开
论坛现场
11月26日,“新起点?新平台?新活力: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21年度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论坛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与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承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出席会议并致辞。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发来书面致辞。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德焱主持。
章熙春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华南理工大学扎根湾区、服务湾区,从“星期六工程师”到“科技特派员”,从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到沿大湾区核心城市布局“五院一园一室”,从港珠澳大桥、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到广州塔、海心桥,很多重要时刻、重大工程和关键领域都闪耀着“华工人”的身影和智慧。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华南理工大学将全力支持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速前行。
曾伟玉致辞
曾伟玉在致辞中强调,本届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内各城市协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她表示,广州市社科联与深圳市社科联签署战略协议,将为形成人文社科界“双城联动”的良好机制奠定重要基础。
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教授提出中国“第三次开放”的重要观点,认为“规则就是生产力”,着重强调了规则衔接和规则制定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教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要加强优势互补,推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进而提升湾区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昌林提出可以从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加强应用场景建设三方面推进湾区开放创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研究员认为,要激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需要激发创新活力,打好自主创新的攻坚战,提高要素的配置水平,推动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的整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大湾区“强核扩圈、内聚外联”的新发展格局,指出了广州在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的定位,分析了广东区域联动合作梯度推移发展的理论逻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教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发展要“两端发力”,升级自由市场。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教授建议建立一个粤港澳第三方投资负责运行管理的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市场,对大湾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做了分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然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专家委员会委员顾朝林教授对横琴深度合作区功能、角色和定位进行了细致梳理。暨南大学原校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军教授提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开放必然涉及到三地的规则衔接,要推动平台资源的集聚、创新要素的整合、重点产业的协同,要构建与强化创新网络,创新生态系统。
论坛现场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燕妮研究员着重指出大湾区应当成为全球创新高地,要共同打造一个“制度样板区”的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教授强调人文湾区建设对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东莞理工学院正高级工程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原副局长余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合作仍需通过一事一议对接形成机制和规则。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从建生态、扶龙头、创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广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暨南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执行主任杜金岷教授重点论述了前海合作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前海未来发展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阐释了南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一些要点。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蒋余浩研究员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立足于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的发展,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和大湾区等地的著名学者,以及广州、深圳市直机关单位代表、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代表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师生等近150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会上,郭德焱与深圳市社科联副主席范伟军代表两市社科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图/孙彦东 社会科学处 文/社会科学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2021年度论坛召开
相关推荐
- 学校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华南理工大学获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并于日前启动
- 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中华南理工斩获4金2银2铜
-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实践发源地理论研讨会在华南理工举行
- 华南理工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华南理工首获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科技服务祖国航天 航天科工集团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来访
- 学校与佛山南海区座谈合作办医 双方将共建华工附属第六医院
- 激活发展动力 释放教师潜能 校党委常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华南理工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合作签署协议
- 柳州校友联络处换届 梁华易当选新一届会长
- 以监督执纪问责新成效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开放心境 逐梦前行 罗格斯大学借读项目举行结业典礼
- 华南理工大学受邀参加2021年绍兴元培峰会作主题演讲
- 扶贫回访显真情 乡村振兴谱新篇
- 助力国际化 华南理工与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开展“全英语教学”在线教师培训
- 侥幸心理不能有 让公职“醉猫”无处遁形
- 华南理工大学2017-2018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评选结束
- 【学史增信】夯实党建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百年校史激励学子奋进未来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第一次学生党员大会召开
- 心手相连不以山海为远 高松校长带队深化定点帮扶云县工作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