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先行先试先修课程

2021-07-21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学术论文撰写是科研工作者发表观点、与同行业人员交流和向外界传递信息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梳理自己思维逻辑的重要手段。优秀的科技论文不仅依赖于原创性科学发现和先进技术方法,而且需要优秀的逻辑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依托申请获批的2020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于2021年4月推出了作为改革试点的《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先修课程,面向将于2021级9月入学的研究生新生开放。先修课程的推出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97%符合报名条件的同学选择了先修。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其中,线上课程通过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慕课平台学习《如何写好科研论文》(清华大学高飞飞主讲)和《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北京师范大学印波主讲),线下课程由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吴青华教授、李志刚副教授、刘洋副教授和张禄亮副教授讲授。教学内容涵盖语言表达与逻辑、文献管理与分析、论文写作技巧、论文投稿流程、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

  吴青华教授首先从事物的概念、语言逻辑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讲起,强调科学描述应具有狭义性、逻辑性和结构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批判、基本资源是兴趣、基本方法是比较、基本内容是细节;科学研究中应该讲小话、讲实话、讲细话、讲真话。最后,吴教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诗词,讲述其对学风与价值观、治学与人才的看法。

  针对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阅读和管理大量文献,张禄亮老师结合常用的数据库、思维导图和文献管理工具,讲解如何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高效的文献管理、文献分析和定位关键文献,提升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效率。

  针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问题,刘洋老师提出写作中语序的重要性、句与段的组织方法、避免模糊与夸大的表达、突出自己的贡献、以及批判的重要性。在论文各章节的写作中,刘洋老师详细介绍了论文题目、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结果呈现和结论部分的写作要点。最终让同学们通过一篇自由主题论文对所学科技论文写作技巧进行了应用。

  李志刚老师介绍了科技论文投稿与修改中的典型问题,包括一般投稿流程、科技论文分类、电气工程领域主要期刊简介、评审意见回复与论文修改、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等。在讲授科技论文分类的过程中,与学生们展开了针对期刊分类、影响因子、期刊水平、学术声誉之间关系的讨论,引导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对于学术评价的积极思考,为他们形成端正的科研态度提供引导。

  课程设计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式,按照电气工程顶级期刊的投稿规范与要求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以及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实际。通过课程学习和锻炼,不仅能提升其表达科学观点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研究生阶段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图文/通讯员 李志刚 刘洋 张禄亮 电力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先行先试先修课程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