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五山校区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主题座谈会

2021-05-20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会议现场

  5月12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主题座谈会在笃行楼举办,座谈会由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委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承办,来自五山校区的18个院系的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负责人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殷切期望,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历交流了感悟和体会。


与会教师发言

  电力学院李根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局势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重视以及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迫切需求。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做好科研本职工作,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游丽君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于教育理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需要将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教育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爱国爱党,强化课程思政创新建设,在实践育人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对于这个问题,化学与化工学院余皓教授表示,一是为学,日常的科学研究要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去开展科学研究;二是为事,选择到偏远地区和教育落后地区工作,一方面锤炼自己的品格和党性,另一方面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三是为人,自己以身作则,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牛泉教授从自身作为一名留学归国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的严峻形势,针对我国科技目前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表示应该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勇于探索,勇于治理,勇于开拓,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子与信息学院唐杰教授结合自身授课与参加党员突击队的经历,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表示,教师除了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可以通过自身言行举止、观念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作为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要着眼世界学术前沿以及国家的重大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应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在思想上,应当坚定信念,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土木与交通学院周斌珍教授表示,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在科研方面,瞄准科技前沿,努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在交叉学科和基础研究领域创新;在育人方面,要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在各方面做好表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应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全面构建知识、能力、价值层面培养目标,将家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施政元素贯穿到教学当中。

  座谈会上,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青年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各自在新时代争做最美奋斗者决心和信心。

  会议总结指出,座谈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年轻教授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经验分享。首先围绕高等教育的价值,老师们纷纷表示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科技创新前沿、面向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围绕教师和学生二个主体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师均表示要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德才兼备的“大先生”,在此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竭力培养能担当国家大任的人才。再次,围绕教书育人方法,老师们结合自己所在的教学与科研领域、结合所在学科分享了处理好基础教学与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关系的心得;最后,围绕国家和学校的远景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华南理工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赵春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五山校区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主题座谈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