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五四青年节寄语

2019-05-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世界


共青团员们,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五月的中国,迎送八方来宾,庆祝百年五四,处处书写着新时代的生命与朝气;五月的华园,绿叶葳蕤盎然,奋进国际校区,处处洋溢着新征程的希望与活力。今天,在举国上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在第70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青年师生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愿!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五四精神,百年传承。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救亡图存的声声呐喊依然令人热血沸腾,发时代先声的思想启蒙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百年风云际会,百年天翻地覆,历史跨进了新时代。让华工人自豪的是,我们始终与时代同前进,始终与祖国共进步,五四百年,百年五四,也是学校文脉传承、弦歌不辍的百年,是学校实业救国、科教强国的百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中国自力更生、兼善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华工青年师生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怀爱国之心,担兴国之责,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中,在华南理工跨越发展的时代进程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浩气长存、激昂壮丽的青春之歌。此时此刻:

  我们缅怀心系天下、无私无畏的前辈先贤。华南理工百年办学历史,起源于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这里是广东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是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被人们誉为“红色甲工”。这里活跃着一群思想先进的青年领袖,陈独秀、谭植棠等人曾在甲工开课授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历史观。这里涌现了一批革命志士和民族精英,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刘尔崧、周其鉴、张善铭、黄居仁等,他们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创建中共广东党、团组织,以“我以我血荐轩辕”之信念与担当,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红色基因”于此融入华工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传承不止,铸就了华工百年办学最鲜明的精神底色。

  我们致敬立学兴邦、勇立潮头的50万学子。华南理工于1952年正式组建以来,青年师生始终坚持“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成就人生价值,热血报效祖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走出华园的青年学子成长为学术精英、行业领袖、新生代企业家……他们敢创新、会创造、能创业,以创新精神推动学术进步和行业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引领力量。一批批守土华园的青年师生奋勇争先,频频问鼎全球顶尖学术期刊、国际高水平学科竞赛,形成了创新办学的“华工模式”。世博会中国馆、港珠澳大桥等世界级工程建设彰显华工智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等国家级战略推动贡献华工力量。“创新基因”成为华工人的鲜明印记,创新精神注入“华工血脉”,造就了华工弯道超车最亮眼的时代底色。

  我们期冀家国情怀、人类关怀的时代青年。“历史走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当口。”站在百年青年运动的历史交汇点,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责无旁贷,青年义不容辞。新时代的华工新青年,理应“胸怀家国”,立志立业,激情奋斗,顽强拼搏,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让美丽青春梦与伟大中国梦同向同行,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践行“不负祖国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新时代的华工青年,更应“兼济天下”,志向高远,放眼世界,海纳百川,让创新创业与国际前沿相互连接,让中国复兴梦与世界和平梦相系相依,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推动者,努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者。“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国天下”是华工人的理想标识,成就华工未来飞跃最关键的世界底色。

  青春是热烈的,青春是激扬的;青春如歌,青春如诗。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扬伟大五四精神,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持久动力,让青年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主导力量!青年朋友们,前行的路上,我们和你们都是奔跑者、都是追梦人,让我们以最热血的担当、最燃爆的青春,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向新时代传递华工青年的最强音,谱写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璀璨篇章。

党委书记:章熙春

校  长:高 松

2019年5月4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五四青年节寄语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