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大桥通车! “举世无双”世界工程背后的华南理工“超级智慧”
南沙大桥
被誉为“举世无双”的世界超级工程南沙大桥刚刚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新的动脉。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湾区投入使用的首项超级工程,也是继贡献港珠澳大桥建设后华南理工大学参与的又一力作。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团队
南沙大桥之所以被誉为“举世无双”,是因为同一项目中包含了两座超千米的主桥,其中坭洲水道桥主跨达到1688米,位居钢箱梁悬索桥世界第一。因此,钢箱梁桥面铺装成为制约南沙大桥开通的瓶颈工程——这是国内单体热拌环氧铺装面积(铺装面积13万平方米)最大、施工难度最复杂、最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为完成这一项目,华南理工大学相关专业师生与毕业校友等多位技术人员参与了钢桥铺装难题的技术攻关与现场施工,再次展现了华南理工人的实力与风采。
二十年研究 打破“卡脖子”瓶颈
虎门二桥地处湿热高温地区,开通后的交通量预计十分繁重,钢箱梁桥面铺装必须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也必须保证铺装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以确保未来巨大交通流量下的交通安全。
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在铺装设计阶段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比选,提出采用热拌式环氧沥青铺装体系的方案,借鉴以往同类工程病害多、运营期维修量大且表面滑溜等经验教训,采用了富沥青含量沥青混凝土(Full Asphalt Content,FAC)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级配设计。该设计方法由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张肖宁教授首创,二十年间共有6名博士研究生相继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完善的设计体系,并在国内多项工程中应用。
抗滑性能优良的桥面铺装
由于是国内外首次大面积使用热拌式环氧沥青+FAC钢桥面铺装,且铺装面积巨大,张肖宁教授组织的团队,历时一年多,经过数十种材料比选与试验评价,最终形成以粗集料为骨架、细集料与沥青胶浆填充骨架孔隙的技术方案。该设计既保证铺装下层具有良好的钢板追随性和抗疲劳性能,又克服了铺装下层因孔隙率极低易形成鼓包的难题,同时,其又具备良好的密水性和优良的上层抗滑能力。
工程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打破了国外同行在类似铺装工程中材料设计的局限,取得了优良的应用效果。国内同行对铺装质量交口赞誉,国外的环氧沥青材料供应商也对此表达了由衷钦佩。
先进铺装工艺 进度精确到分秒
“钢箱桥梁路面铺装,是整座桥施工最精细的部分,而钢箱梁铺装工程进度会直接影响大桥整体施工进度和通车日期。”张肖宁介绍,为了保证摊铺过程不出现偏差,施工之前要事先设计好工作时间,时间要精确到分秒,具体用料、铺装速度等各种数据都要十分精确。另外,为避免施工过程受到降雨的影响,还需要通过雷达图预估降雨时间。
整幅摊铺工程现场
为了保证项目钢箱梁桥面铺装的工程质量,在张肖宁的主持下,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与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共同承担了钢桥面铺装的质量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工作,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手段把控施工质量,使得桥面铺装的质量控制更为科学。如在施工全过程中,该联合团队采用国际上领先的三维探地雷达法控制钢桥施工厚度与均匀性,通过对铺装层进行全断面厚度检测,以大数据的方式获得钢桥铺装层的实际厚度分布,为厚度控制与改善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时温控制碾压工艺、全幅摊铺工艺、红外成像探查铺装下层鼓包脱层、路面抗滑纹理测试仪评价钢桥抗滑性能等先进工艺的采用,使得环氧沥青铺筑的钢桥面,其耐久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密水性、及抗滑性能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克服了环氧铺装的质量通病,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门众杰 打造大桥建设的“华工品牌”
在大型土木工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研究与实施的事例屡见不鲜,但南沙大桥钢箱梁桥面铺装工程中,师生一门众杰共同参与完成工程建设的事例令人眼前一亮。
张肖宁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路面工程专家,在钢箱梁桥面铺装工程中多有建树。张肖宁教授几乎在刚刚完成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工程研究的同时,即组织团队投身于南沙大桥钢箱梁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的研究工作中。
张肖宁教授(右二)与马林、张顺先、李伟雄讨论工程技术问题
在南沙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有不少关键环节的“把关人”是华南理工人。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道路系副教授徐伟是张肖宁的博士生,是南沙大桥钢箱梁桥面铺装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完成者,对于铺装选型、结构设计、材料组成设计等做出贡献。
建设单位建设质量监管责任人、省公路建设公司工程部副部长马林,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长大三公司张顺先博士,也同为张肖宁培养的优秀博士研究生。马林从钢桥面试验段研究工作开始就被公司委派到建设项目“蹲点”,是桥面铺装工程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的总体把控人。张顺先负责钢箱梁桥面铺装研究与施工的组织与实施,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加快进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两位博士得到广东省委机关刊物《南方》报道,被称为“钢箱梁桥面铺装的核心人物”,盛赞他们为“党建先锋模范”。
一门众杰,齐心勠力,这样的团队不仅是南沙大桥建设者中的优秀代表,也成为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工程实践培养“新工科”人才的生动案例。(图文/土木与交通学院 编辑/许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沙大桥通车! “举世无双”世界工程背后的华南理工“超级智慧”
相关推荐
- 【“互联网+”大赛】智享未来 “双创”学子与全球青年学术大咖面对面
- 离退休教工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
- 加强学习 淬炼党性 增强本领 教务处党支部召开理论学习会
- 提供坚实财务保障 助力疫情防控与学校发展
- 【学史力行】华南理工“峻行玉溪”社会实践队师生赴云南玉溪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 鲲鹏展翅 云“鲤”相约 2020届“云”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 华南理工牵头在ICDAR-ReCTS竞赛中荣获两项国际冠军
- 物理与光电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
- 华南理工大学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网络视频会
- 华南理工专利成果参展2019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
- 盛世迎盛会 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协办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
- ?春暖花开 毕业生“犇”赴春季首场大型招聘会
- 华南理工大学政协委员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积极建言献策
- 薪火相传 情满四海 各地校友鼎力支持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开展
- 【学史力行】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系列主题活动
-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创办期刊Aggregate盛大发布
- 华南理工大学原创室内乐《秦粤时空》首获国家艺术基金
- 爱心守护留校学生 凝聚师生抗疫力量
- “虫儿飞,虫儿飞, 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永远的“阳光女孩”!
- 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一行来校调研统战工作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