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筹备情况汇报会召开
章熙春书记介绍广州国际校区建设
10月13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筹备情况汇报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召开。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岸明,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东,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高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党委副书记陶韶菁、麦均洪,副校长李正、李卫青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主持。
钟登华副部长讲话
钟登华在会上指出,今年大赛有两个“特殊”之处。一是特殊的背景,从赛事正式启动直至全国总决赛,都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对办赛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二是特殊的目标,大赛名称增加了“国际”二字,要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大赛,打造汇聚世界创新创业青年的“奥斯卡”盛会,对办赛水平是一个巨大挑战。积极应对好、解决好这两个“特殊”之处,是确保本届大赛成功举办的关键所在。
总决赛已进入“最后一公里”冲刺阶段。钟登华强调,一是政治站位上要有更高标准。大赛举办至今,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百国千校”的近千万大学生参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要以更高的责任感办好大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引导全国大学生上好一堂最大的创新创业课和国情教育课,激励更多青年学生以青春奋斗领航民族振兴。二是赛事筹备上要有更高质量。今年的大赛,国内有147万个项目、630万人报名参赛,国外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8所大学报名参赛,其中世界前100强的大学有一半以上报名参赛,在规模、质量上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对办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赛事安排、细节安排、合力推进上下功夫。三是安全有序上要有更高要求。必须认真分析研判各类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做好提前防范和应对处置工作,做好疫情防控、比赛场地、舆情引导等方面的工作。
高松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从“红色甲工”到“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高松代表学校介绍了百年华工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及成果转化上所取得的成绩。高松表示,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正在通过“探索五条路径,突破成长边界”以及“创新四类制度,汇聚优质资源”进行深入改革与实践。
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到2019年发布“新工科F计划”,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中国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卓越的“三创型”人才。高松表示,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持续深入打造“新工科F计划”2.0版本,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华工力量,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在地国际化的“华工模式”和“华工方案”。
随后,李正围绕大赛筹备工作进展、重点活动安排、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详细汇报了总体情况及总决赛方案。
陈岸明副秘书长讲话
陈岸明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赛在广东的举办。确保大赛办出水平与特色,一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尽快落地落实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做好安全工作,保证活动万无一失。他还针对“互联网+”大赛背景下,展示战疫过程中青年人的作为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东介绍广州市备赛工作
王东代表广州市汇报了相关筹备工作。首先,成立工作机构,明确任务分工,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保电力、通讯、交通、安保、食品医疗、宣传氛围营造、文化旅游等工作稳步推进。其次,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大赛,广州市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障和应急演练。
钟登华一行参观广州国际校区
会前,钟登华一行赴广州大学城中心体育场进行调研,视察大赛冠军争夺赛、颁奖仪式场地,听取场馆和活动介绍。钟登华一行还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广州国际校区。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国辉,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武世兴,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东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林波,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陈爽,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汇报会。(图/赵春旭 文/许颖 校团委 学生记者 季思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筹备情况汇报会召开
相关推荐
- 推进“双一流”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一行来校调研
- 【省大运会】展现华南理工的精气神!武术队8人参赛勇摘5金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 【学史增信】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走进华南理工大学
- 学校关工委联合离退休教工党委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调研
- 华工就业“免疫”模式受关注 广东卫视等6大频道并机播出
- 统一战线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全国“两会”精神
- 【学史力行】学校召开2021届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座谈会
- 第一届李立浧院士南方电网教育基金奖助学金颁发 74名学子受益
-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实践发源地理论研讨会在华南理工举行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一重点专项启动
- 【学史力行】学校召开帮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工作队座谈会
- 高松校长调研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 【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到公共管理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导工作
- 第九届全国高校交通类学院党委书记论坛在华南理工举行
- 世界名校对话绿茵场 华南理工参加2018世界名校足球赛
- 华南理工大学陈燕教授获国际固态离子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 心怀国之大者 担科技自强重任 校领导讲授党课激励学生勇攀科技高峰
- 奖牌数量再创新高 勇接会旗续写辉煌
- 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